五星造事包 作品

第145章 塵封的記憶

 那相機的消費群體,肯定會進一步擴大。

 不說別的,大部分喜歡旅遊的,其實都想更好地記錄自己旅行的回憶。

 光是這個龐大的群體,就可能挖掘出很多新用戶。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大秦光學能夠通過武安,建立起不錯的用戶口碑,

 不然光是便宜也沒卵用。

 在公佈完相機的售價後,康馳停頓了片刻,然後緩緩地重新開口道:“接下來,我想通過一段記錄片,和大家一起回顧一段歷史。”

 隨著康馳有些低沉的語氣,大屏幕上便開始播放起了一部記錄片。

 伴隨著紀錄片的旁白,一段塵封已久的華國相機發展史,開始徐徐向觀眾們展開……

 提起國產相機品牌,年齡稍微大點的,或許還能隱約想起海鷗、鳳凰之

類的老古董品牌。

 那時的相機,基本都還是膠片機,需要往裡面裝小膠捲,拍完後還得把膠片送到照相館沖洗,等上個幾天才能看到照片。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外的相機品牌開始進入華國市場,

 這些物美價廉的洋貨,立即就對國產相機造成了巨大沖擊,大部分國內的相機廠都開始賣不動貨,接著就是倒閉潮。

 但像海鷗、鳳凰等幾家比較大的國產品牌,其實依然還吊著一口氣的。

 直到數碼相機的出現,把這口氣也徹底掐斷了。

 1981年,索霓發明了世界首臺電子靜物照相機“馬維卡”,它當時的分辨率只有27.9萬像素,

 但隨著芯片產業的發展,相機傳感器的性能也越來越強,

 到了2000年,主流數碼相機的像素,就已經達到了300萬像素。

 這些成像好、操作方便,使用成本還特別低的數碼相機,不但拍出來能立即回放,後期還可以用電腦進行編輯,迅速就把膠片機給淘汰了。

 而芯片製造業,又一直是華國的短板,國內根本就造不出像樣的cmos傳感器。

 後來海鷗在1998年,通過從小本子那裡買到的一些低端傳感器,成功造出了國內第一臺名為dc-33的數碼相機,

 但它的像素,只有可憐的30萬,

 銷量可想而知了。

 在此之後,海鷗又進行了多次嘗試,

 但由於缺乏數碼機的製造經驗,又淪為了低端相機組裝廠,喪失了成本優勢,海鷗最終也只能和鳳凰等相機品牌一樣,停產的停產,倒閉的倒閉。

 後來海鷗還經過了幾次公司改制和易手,產權已經私有化了,

 雖然商標還在,但卻成了家復古玩具的經銷商……

 廠區建築也變成了寫字樓,租給別的公司了。

 在海鷗鳳凰這些老牌相機廠,落沒之後的的十幾年裡,索霓等島國巨頭在數碼相機領域,構築起了高高的技術壁壘,幾乎就成了國內企業家投資的禁忌區。

 不過在16年的時候,這個格局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波瀾。

 那就是小蜜推出了一款小蟻微單。

 眾所周知,小蜜其實就是一家組裝廠和貼牌廠,

 而這款採用索霓imx269傳感器的小蟻m1,其實也是組裝貨,

 雖然它打著的旗號,是第一臺國產微單相機,但其實它的本意,壓根就不是扛下國產大旗。

 它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利用國外廠商研發的零件進行組裝,然後通過賣情懷的營銷手法,賺一波快錢。

 當然,如果有人覺得在富士康組裝的平果,也算是國產手機的話,那某種意義上來說,小蟻m1也確實是國產的……

 其實這個3/4畫幅的國產微單,無論到底是不是國產的,它尷尬的定位就註定了,他們和當初垂死掙扎的海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