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源嶺 作品

第三章 大槐樹底下是祖地

 村寨的黃土寨牆究竟是何年何月修築起來的,是何人主持修築起來的,由於村寨裡沒有村志無從查考。雖然有些從長輩的長輩流傳下來的零碎傳說,但也無從證實這些傳說的可信程度。就連尚還健在的九十多歲的高壽老者也難得說清,一定是很有些久遠的歲月了。 

 寨裡寨外那些深水裡、遊動著野生鯽魚不規則的許多大土坑,也許是歷史上修築寨牆依靠人力和畜力挖土留下的。可以想象當年修築寨牆用土量是驚人的。 

 不過,從寨外西南角兒破敗不堪的古廟裡的一截兒殘碑上,擦去塵土依稀還能窺視到古寨的歷史輪廓兒和這個村莊的身世,也許這就是刻在石頭上冷冰冰、硬邦邦的古老村志吧。 

 據石碑上殘留的文字記載,這裡的人們都是在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底下強制遷移過來的。 

 明朝的官府對遷移的民眾雖然是強制性的,但對遷移的民眾落戶在新的地方還是有不錯的生息安排的,以便使移民能夠在新的地方能夠發展生產,能夠生息繁衍下去,以此來振興繁榮華夏民族和當下國家的人口及經濟。 

 當年在洪洞縣張貼的遷移告示是這樣寫的: 

 遷民告示: 

 凡遷者到洪洞大槐樹下集合,須在三日內趕到。四口之家遷一,六口之家遷二。八口之家遷三。遷者給地五十畝牛一頭,三年不起科。 

 明洪武三年 

 “三年不起科”,也就是移民的百姓三年不交納人頭稅,三年不交皇糧。 

 看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不愧為底層窮苦出身,對待遷移的老百姓還是很厚道的。 

 就這樣許多家庭被強制骨肉分離,自然這些骨肉分離的人們離別時哭天嚎地在所難免。 

 要是如今細細想來,遷移的人兒男女比例不知當時官府如何計算,也不知每個家庭分離出的移民有無年齡限制,更納

悶兒的是,若像告示上寫的“四口之家遷一”,如果這四口之家只有父母和兒子兒媳,那該如何遷一? 

 無論如何移民是當時國家政策大勢所趨,由於元末明初連綿不斷的戰爭,致使冀魯豫蘇和兩淮一帶,十戶九空、田地荒蕪人口大減,明朝統治者為了平衡人口的分佈,發展振興經濟,不得已做出這一妻離子散的移民舉措也夠英明的。自然移民心裡有不少哀怨,但哀怨只能怨戰爭這個吃人的魔鬼。因為戰爭這個魔鬼使一些地方特別是中原地區減少了很多人口,要填補這些地域的人口就得從人口稠密的外地移民。 

 雖然明朝朝廷對移民百姓的生息安排還算厚道,但執行移民的官吏對待移民百姓就不怎麼厚道了。 

 大移民中向中原地帶移民是人數最多的,為了保障移民順利成功,移民執行機構對移民採取了很不人道的強制措施。 

 移民的官吏為了防止向中原地帶的移民百姓在遷移的路途上逃跑或鬧事,對這些扶老攜幼、背井離鄉、怨聲載道的男女老少,像對待犯人一樣被強制用一根根長長的繩索排成隊一個連著一個捆綁著手腕兒,移民肩上揹負著被褥乾糧和鍋碗瓢勺,一路上被扛著長矛、挎著腰刀的官兵像驅趕牲口一樣吆喝催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