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常伴A 作品
第16章 深入草原
在大寧衛,朱權現在就只有兩件事情,搞錢,看盔甲,當他的大寧衛全部穿上魚鱗甲,那就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噩夢,但是隻能說魚鱗甲的產量太低了,朱權晚上一個人孤零零的躺在床上,琢磨著怎麼提高魚鱗甲的產量,突然,朱權想到了什麼,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怎麼把這個忘了。
第二日,朱權一大早就跑去了南臺子鄉,在和工匠的討論中,朱權提出了昨晚想到的辦法:“能否將製造過程進行分工,讓不同的工匠負責不同的環節,這樣或許能提高速度。” 工匠們聽後,紛紛表示贊同,於是,朱權立即組織實施,將魚鱗甲的製造分為多個工序,製造鱗片的,編織盔甲的,朱權嫌棄工匠太少,直接讓工匠交給朱權留在這裡的三千大寧衛,一起製造,果然速度快多了,一天大概能做出400副魚鱗甲。
朱權雖然感覺產量高了很好,但是與此同時的錢卻不夠用了,朱權此時已經紅眼了,直接召集了最近訓練的5個千人隊。
“大家可能很好奇我召集你們來幹什麼,其實也不幹什麼,來人,把魚鱗甲抬出來。”朱權說完,便有人抬出了五千具魚鱗甲,還是全甲,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奢侈品”,這也是除了南臺子鄉三千人全部換完之後,最後的庫存了。
“穿上魚鱗甲,隨我去草原上打個秋風,我們大寧衛就是要告訴北元,不只是他們能打秋風,我們也能打。”朱權除了需要錢以外,也存了考教一下大寧衛的心思,這已經訓練了大半年了,現在就是看成果的時候。
與此同時,朱元璋在皇宮中也時刻關注著朱權的動向。他既擔心朱權的勢力過於強大,又不得不承認朱權的努力和才能。朱元璋深知,在這動盪的時局中,需要有能力的人來鎮守邊疆。但他也明白,權力的平衡至關重要。
“二虎,寧王那邊的情況如何?” 朱元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