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真香!

利用變循環改變發動機循環參數,如增壓比、渦輪前溫度、空氣流量和涵道比,可以使發動機在各種工作狀態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在渦噴/渦扇發動機方面,研究的重點是改變涵道比,如發動機在爬升、加速和超聲速飛行時涵道比減小,接近渦噴發動機的性能,以增大推力;在起飛和亞聲速飛行時,加大涵道比,以渦扇發動機狀態工作降低耗油率和噪聲。

在渦軸發動機方面,重點研究可調面積渦輪,以改變發動機空氣流量,降低部分功率下的耗油率。

20世紀70年代,米國開始加大力度研究軍用變循環發動機。ge公司研製了從yj101第一代變循環驗證機到ge21、ge33即後來的yf120,以及可控壓比發動機等一系列變循環預研驗證機。

尤其是yf120還參加了米國第四代動力的選型,是世界上第一種經飛行驗證的戰鬥機用變循環發動機。

yf120在f-22項目中競爭失敗後,在其核心機基礎上衍生了常規循環渦扇發動機f136。

2011年,米國海軍已經啟動了研發變循環發動機技術項目,該發動機將在未來裝備fa-18ef“超級大黃蜂”的替代機型。

2012年11月,通用電氣(ge)和普惠公司獲得了價值超過6.8億美元的演示驗證變循環戰鬥機發動機合同,該合同由米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的自適應發動機技術研發(Aetd)項目資助,將在2013年進行自適應風扇發動機的驗證機試車。

而我國的發動機研製是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據中航發動機副總裁張健稱,我國發動機研製的技術目標時間表已經排到了2030年。

這還只是排期,啥時候能生產出來現在米國f22戰鬥機所使用的,變循環發動機還不一定呢。

如果丁修通過系統得到了這個現成的技術,並且還是全面國產化的技術。

那麼在此基礎上,研究一些民用的發動機還是問題嗎?

技術的革新是革命性質的。

以此來進行向下兼容的技術探索,自然會容易很多。

再者說來。

系統連戰鬥機發動機技術都能給,那什麼奔馳、寶馬民用發動機的技術還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