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窮
看似自己的地位穩固,有些事情好像是水到渠成一般,可是真的要是會出現一些不滿的聲音,這也是在預料之內。
有些許反對的聲音,這也不用特別上綱上線,只要這些人不是位高權重就好,只要沒有引起更大的輿論就能接受。 不過這類事情該注意的時候肯定還是需要注意,放任不管自然也是不現實。 在蔣和朱忠離開後,朱允笑著看向道衍,“你說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想的?現在詔書已經頒佈,如今大勢已定,這些人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道衍回答說道,“殿下,這些人想來也心裡明白。如此做法,無非就是逞口舌之利罷了,無非就是想著出口心中惡氣。” 朱允非常認可這個說法,“我想來也是如此,這些人一影響不了朝政,二影響不了百姓,估計也就是噁心一下我罷了,這些人還真是能瞎想。” 這就是癩蛤蟆趴腳面,真的也就是隻剩下噁心人這麼一回事了,其他的也沒什麼影響。 隨即朱允安排說道,“這些事情你去盯著禮部、刑部等衙門,讓他們多少要做些事情,士子就該好好的讀書、求取功名,這時候就不該妄議國政。” 朱允的態度顯然是非常堅決的,現在的大明不會允許一些讀書人結黨,更不會允許這些沒有步入仕途的讀書人抱作一團去表述自己的政治理念。 想要對朝政有什麼影響也不要緊,自然有的是機會。先金榜題名再說,步入官場後自然有的是機會,而不是現在在這裡空談。 道衍自然領旨,他也不認為這麼做有什麼問題,這個政策本來就是皇帝定下來的,太孫只是在延續著這個政策罷了。 雖然自己在野的時候也是滿腔抱負,可是那個時候的道衍也不至於和一些朋友們對於朝廷的政策經常各種解讀,或者是進行一些抨擊等等。 士子有士子該做的事情,有些事情自然也就不要多摻和了,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朱允轉頭對張福生說道,“讓禮部的人安排一下,後天陛下去孝陵,五軍都督府和錦衣衛提前去把事情給安排好。” 道衍等人慾言又止,想了想還是什麼都不要說比較好。他們勸不住朱允,更加勸不住老朱,那就不要多說什麼了,免得徒增煩惱。 鬱新這個戶部尚書來到了文華殿,朱允開門見山,“今年的稅也收完了,仔細核對好,然後該調撥的就調撥。” 鬱新謹慎的回答說道,“殿下,現如今朝廷並無大事,國庫雖有些許盈餘。只是如今大運河疏浚的事情也要提及,花費必然不會少。” 朱允自然也心裡清楚,就說道,“這個事情我也知道,今年秋冬就要開始將物資、糧草準備好,明年就要開始動工。” 朱允隨即揉著眉心,無奈的說道,“這事情也不容易,工部那邊也該拿出方案了。南北兩端同時疏浚,這個事情不會簡單。” 同時開工的難度和負擔確實不會小,可是以大明現在的國力,還不至於引起太大的麻煩。 朱允也非常的清楚,現階段做的就是比較簡單、容易的河段疏浚,施工難度不算大,等到了山東等地方,那才是有難度的疏浚。 看向鬱新,朱允說道,“這麼說起來的話,朝廷以後好些年都是要準備好銀錢、糧草了,這部分不準動,這些絕對不能耽擱。” 鬱新鬆了口氣,連忙說道,“殿下英明,臣以為大運河疏浚曠日持久,確實該提前準備好銀錢才好。” 現在就直接開工等等沒什麼問題,調集一些糧草、人馬等等,這也都是沒什麼問題的,這件事情在大家看來都是該做的事情。 只是最為重要的是疏浚大運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絕對不是那種心血來潮就行的,這件事情一旦開始就必須要執行到底。 所以提前留下來一些預算,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國庫的收入也就是那麼些,目前來看上下的漲跌不會太多。 疏浚運河的開銷肯定不會少,那麼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從其他的一些地方縮減一些開支了。 朱允仔細想了想,說道,“船隊的事情也是要準備,今年是肯定趕不上了。明年一定要及時出海,船隊在外頭說不定還能帶些銀錢、珠寶回來。” 聽到朱允這麼說,鬱新也連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