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豬頭肉 作品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壞事
在應天府這樣的地方,永遠都不缺少一些看似值得關注的事情。
刑部尚書暴昭走馬上任,這都不算什麼了。先太子的忌日,這個時候似乎也不再是特別值得關注的事情。
包括夏稅現在可以用寶鈔抵稅,這件事情前些天引起了不少的議論。不過很快就會有新的熱點取代,比如說傳言皇帝要搬離乾清宮。
沒辦法,這裡就是應天府,自然也就意味著這裡會發生很多的事情,會不斷出現一些影響天下格局的大事情。
這些一點都不需要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大家都覺得天經地義,因為這裡是應天府、是大明的都城。
只是很快有了新的傳言,去年據說去剿滅倭寇的水師靠港了,船隊回到了太倉港。很多人看到了從船上運下來很多的金銀銅,甚至倉庫都裝不下了。
這就有點誇張了,這就是三人成虎,不過確確實實會有不少的小道消息傳出,真真假假的也有那麼點令人難以分辨真假了。
鬱新心情也有些忐忑的找到朱允熥,“殿下,朝廷一貫缺銅。”
朱允熥直接打斷,笑著問道,“你這是聽著了什麼風吹草動,難道我這個儲君尚且不知道發現了大銅礦,你倒是聽到了?”
鬱新自然是聽到了一些風吹草動,也確確實實非常在意。但是皇太孫現在不承認,這就令人著急了。
朱允熥可不管鬱新的態度,繼續問道,“說說,現如今到底是怎麼傳的?”
“殿下。”看到朱允熥裝傻,鬱新只能說道,“現在都在傳太倉港有船隊回返,並無押解送回的倭寇,倒是不少人看到了金銀銅。”
這個世界果然沒有不通風的牆,有些事情瞞不住,這一點朱允熥自然也是心裡有數,只不過還是小看了一些人的‘八卦’。
“我尚且還未收到奏報,不辨真假。”朱允熥繼續糊弄著說道,“鬱新,難道若是沒有新的金銀銅,朝廷就無以為繼?”
鬱新連忙解釋說道,“殿下,朝廷此前禁絕鑄銅幣。現如今有允許寶鈔兌換,民間不少百姓都在擠兌。”
鬱新說的這些情況是事實,朱允熥自然也知道。這就是他前些年只敢小範圍的允許寶鈔的回收等原因,擔心的就是出現擠兌等情況。
畢竟此前的寶鈔貶值是持續的,百姓對寶鈔已經失去了信任。所以一旦放開,不少人就覺得錯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家店,得抓緊時間才好。
鬱新繼續訴苦說道,“殿下也該知道,現如今朝廷銅場惟江西德興、鉛山。其後四川梁山,山西五臺山,陝西寧羌、略陽及雲南皆採。”
說到底就是看似礦場不少,可是規模實在有限,產量也嚴重不足。
別看老朱此前嚴禁鑄銅幣,只不過百官不認、百姓也不認,老朱也只能持續的製造銅錢。
老朱在位這三十年,一共有五次大規模的製造銅錢。最低的一次是鑄造八千九百萬文銅錢,最高一次兩億兩千餘萬文銅錢。
這五次加起來鑄造的銅錢,將近十億文銅錢!
多麼?
這個數字看起來確實多,但是每貫合銅錢一千文或值銀一兩,而朝廷又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
所以這些銅錢也不算多,甚至根本不夠用。老朱絞盡腦汁的想法辦限制用銅,可是依然堵不上這個缺口。
朱允熥就看著鬱新,認真說道,“我也知道你的為難,只是朝廷也有難處。你看看宮裡,這些年能不用銅製器,就不用。”
這一點鬱新自然是相信的,有些事情也是看在眼裡。
皇帝和皇太孫也是為了省銅,不接受銅製的貢品,瓷器、陶器、鐵器等等,這些倒是不禁絕。
只是老朱和朱允熥的節儉,實際上也就是九牛一毛而已,不會因為他們少用銅器就改變了大明缺銅的現實。
皇帝和皇太孫要是持續的耍無賴,鬱新自然也就沒有更多的法子。起碼現在手裡沒有太多的實據,就算是想要據理力爭都非常難。
在鬱新離開後,朱允熥也非常無奈,“道衍和夏原吉就算是出了力,只是這一趟也不算順利。”
刑部尚書暴昭走馬上任,這都不算什麼了。先太子的忌日,這個時候似乎也不再是特別值得關注的事情。
包括夏稅現在可以用寶鈔抵稅,這件事情前些天引起了不少的議論。不過很快就會有新的熱點取代,比如說傳言皇帝要搬離乾清宮。
沒辦法,這裡就是應天府,自然也就意味著這裡會發生很多的事情,會不斷出現一些影響天下格局的大事情。
這些一點都不需要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大家都覺得天經地義,因為這裡是應天府、是大明的都城。
只是很快有了新的傳言,去年據說去剿滅倭寇的水師靠港了,船隊回到了太倉港。很多人看到了從船上運下來很多的金銀銅,甚至倉庫都裝不下了。
這就有點誇張了,這就是三人成虎,不過確確實實會有不少的小道消息傳出,真真假假的也有那麼點令人難以分辨真假了。
鬱新心情也有些忐忑的找到朱允熥,“殿下,朝廷一貫缺銅。”
朱允熥直接打斷,笑著問道,“你這是聽著了什麼風吹草動,難道我這個儲君尚且不知道發現了大銅礦,你倒是聽到了?”
鬱新自然是聽到了一些風吹草動,也確確實實非常在意。但是皇太孫現在不承認,這就令人著急了。
朱允熥可不管鬱新的態度,繼續問道,“說說,現如今到底是怎麼傳的?”
“殿下。”看到朱允熥裝傻,鬱新只能說道,“現在都在傳太倉港有船隊回返,並無押解送回的倭寇,倒是不少人看到了金銀銅。”
這個世界果然沒有不通風的牆,有些事情瞞不住,這一點朱允熥自然也是心裡有數,只不過還是小看了一些人的‘八卦’。
“我尚且還未收到奏報,不辨真假。”朱允熥繼續糊弄著說道,“鬱新,難道若是沒有新的金銀銅,朝廷就無以為繼?”
鬱新連忙解釋說道,“殿下,朝廷此前禁絕鑄銅幣。現如今有允許寶鈔兌換,民間不少百姓都在擠兌。”
鬱新說的這些情況是事實,朱允熥自然也知道。這就是他前些年只敢小範圍的允許寶鈔的回收等原因,擔心的就是出現擠兌等情況。
畢竟此前的寶鈔貶值是持續的,百姓對寶鈔已經失去了信任。所以一旦放開,不少人就覺得錯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家店,得抓緊時間才好。
鬱新繼續訴苦說道,“殿下也該知道,現如今朝廷銅場惟江西德興、鉛山。其後四川梁山,山西五臺山,陝西寧羌、略陽及雲南皆採。”
說到底就是看似礦場不少,可是規模實在有限,產量也嚴重不足。
別看老朱此前嚴禁鑄銅幣,只不過百官不認、百姓也不認,老朱也只能持續的製造銅錢。
老朱在位這三十年,一共有五次大規模的製造銅錢。最低的一次是鑄造八千九百萬文銅錢,最高一次兩億兩千餘萬文銅錢。
這五次加起來鑄造的銅錢,將近十億文銅錢!
多麼?
這個數字看起來確實多,但是每貫合銅錢一千文或值銀一兩,而朝廷又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
所以這些銅錢也不算多,甚至根本不夠用。老朱絞盡腦汁的想法辦限制用銅,可是依然堵不上這個缺口。
朱允熥就看著鬱新,認真說道,“我也知道你的為難,只是朝廷也有難處。你看看宮裡,這些年能不用銅製器,就不用。”
這一點鬱新自然是相信的,有些事情也是看在眼裡。
皇帝和皇太孫也是為了省銅,不接受銅製的貢品,瓷器、陶器、鐵器等等,這些倒是不禁絕。
只是老朱和朱允熥的節儉,實際上也就是九牛一毛而已,不會因為他們少用銅器就改變了大明缺銅的現實。
皇帝和皇太孫要是持續的耍無賴,鬱新自然也就沒有更多的法子。起碼現在手裡沒有太多的實據,就算是想要據理力爭都非常難。
在鬱新離開後,朱允熥也非常無奈,“道衍和夏原吉就算是出了力,只是這一趟也不算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