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心魔
莊子《人間世》曾有言,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經我苦,未必有我善。溫持善當然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他也明白世人之苦、各有各苦,可若所有人都只發洩心中苦難,世間將會變成煉獄模樣。
他所能做的,便是以己身幫扶世人,不叫人誤入歧途、辜負一生。
卻沒想到當他經歷人生之苦時,這苦……竟如此的苦澀。
苦渡寺的佛修達成金丹之後,便會入凡塵修行,持善當然也不例外。不過他盛名在外,哪怕他褪去法袍、打扮成普通和尚,哪怕用上易容丹也很容易被認出來(主要是合歡宗弟子眼尖),所以久而久之,他更喜歡去一些修士少踏足之地。
正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相對封閉的地方民風也更加彪悍,對於佛修而言,傳播佛法、教化百姓在哪都一樣,但能解這種地方的世人之苦,顯然更有挑戰性。
這一日,持善一身襤褸袈裟,來到了山坳中的一處世外國度。
說是國度,其實也就是一座小城池大小的地方,只是因為相對閉塞、不與外界相通,所以便擁有了高度自治的體系,統領之人便為王,而在王國之中,只有出生時生帶異象之人才能成為王的繼承人。
持善進入這座國度的時候,剛好是權柄更迭之際,也恰恰巧合的是,這一次身帶異象而來的繼承人竟有兩位,無人可辨其真假,王也沒辦法。持善是修士,來時不小心顯露了些力量,很快就被上報,更又因他有仙人之姿,很快就被王請去王廷、供奉起來。
這樣的待遇,在持善看來自然沒什麼,但在兩位繼承人眼中,這位世外高人足矣決定兩人的未來。持善眼明心亮,當然一眼就看透這兩人的心思,也知道其中哪一個公子更適合當繼承人。
但他是個聰明人,當垂垂老矣的王問他哪一位公子才是真正身帶異象而生的繼承人時,他並沒有選擇直接挑明,事實上,他很明白這兩人都不是生帶異象而來,所謂的生帶異象,不過是有人故意造勢。
至少在他看來,這二人既無靈根、也無天賦,天道連天之驕子都不會過分垂憐,更何況是一個小小邊陲之地的國度繼承人,不過是人心謀劃而已。
彼時的溫持善不知道,權柄會讓一個人直接化為魔鬼,他看似不經意地涉足,實際上已經卷入他人的因果之中,當他清醒抬頭之際,整座小國已經盡皆傾覆。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是與他毫無關係的。
但持善看不得有人在他眼前死去,兩個繼承人註定了只能有一人成功、一人死去,但他覺得其中一人心性仁善,有容人之量,故而他雖未做任何偏袒之舉,但人心敏銳,遠超他所想象,當他意識到的時候,那位仁善的繼承人已經死在了另一人的刀戈之下。
老王死去,新王繼位,新上任的王殘暴非常、苛政於民,甚至將從前支持另一位繼承人的屬從全部處死,倘若民間有任何人拜祭,他也會立刻下令將之捉拿、處以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