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明智 作品

第311章 用最簡單療法;挑釁羞辱夏軍

 在歷史上,紹興十二年(即1142年),劉光世去世,年五十四歲。被朝廷追贈太師,諡號“武僖”。

 帶有“僖”字的,都不是什麼上等的好諡號,

 《周書·諡法》中規定:有過為“僖”。

 小心畏忌,亦曰“僖”

 穿越者趙吉,銳利的目光,盯在劉光世身上,能看出他一生的是非功過:

 趙吉知道在歷史上的這位劉光世,其一生率兵打仗真的不太行。靖康初年,劉光世率部戍邊西北,其部在杏子堡,被夏軍打敗。

 劉光世能名列“中興四將”之一,也是打過能保住半壁江山的硬仗和勝仗的。金兵大舉南侵時,劉光世與韓世忠領兵共守江南,屢立戰功,升司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使,封榮國公。

 在此之後,劉光世率部抗金,可能是離開了韓世忠合作的固原,他其總打敗仗,他還因“御軍姑息,無克復志”,飽受詬病。

 但是,趙吉知道,在歷史上的劉光世很擅長招降納叛。

 甚至“招降納叛”這個成語的出處,就源於劉光世招降敵軍的事蹟。

 歷史上,劉光世在江蘇地區和金將完顏昌交戰時,瞭解到完顏昌的部下長年背井離鄉,久戰沙場,都產生了思鄉盼歸之情。

 於是,劉光世讓人鑄造了一些帶有“招納信寶”字樣的金銀錢幣。其部每次作戰抓到金兵俘虜,他下令不殺害俘虜,還發給俘虜“招納信寶”字樣的錢幣……

 他還對要放走的俘虜說:“爾等若想回家,只要帶上“招納信寶”大錢,所過沿途,吾部兵將皆會放行!”

 被劉光世釋放的金兵俘虜,拿著“招納信寶”錢幣,果然一路暢通無阻地回到了金營。他們拿出這些錢幣給金軍同伴們看。同伴們一見動了心,都偷偷到宋營索要此錢,然後持錢逃回家。

 一時間,金兵士氣渙散,逃走者不計其數。完顏昌下令嚴懲,但仍然制止不住士兵逃走,於是只好拔營而去……

 ……

 趙吉一邊聽著劉光世的獻言,一邊緊盯著他看。

 當劉光世啟奏完後,趙吉沒有在第一時間表態。

 劉延慶一見自己的寶貝兒子,向趙官家獻言獻策後,官家沒有表態。

 他立即起身向趙官家拜見,並附和道:

 “微臣延慶,奏啟官家,老臣認為犬子光世,所言在理。如此一來,敵國西京城的守軍兵將,看到了我宋軍所俘示眾的晉王李察,再看到條幅上的內容,其得知我大宋天子竟然率領大軍御駕親征到此,他們必然會被官家的天威嚇破膽。即便守城敵軍不能立即打開城門,但也會令敵軍士氣大挫,敵軍兵將堅守城池之決心動搖!”

 趙吉覺得,劉氏父子這對老少將軍,說得在理。

 在場的其他文臣武將都同意其見解。

 趙吉便點頭同意,親切地叫著劉光世的字,鼓勵道:

 “劉平叔,深諳瓦解並招降亂軍之謀,愛卿所獻之策甚好,朕採納之……”

 劉延慶和劉光世聞聽官家的贊同和表揚,高興得心花怒放。

 這對劉氏父子將軍,都打心眼裡認為:自己得遇明君雄主,定要沙場征戰立大功,以此報官家如此賞識的浩蕩皇恩……

 趙吉又為此計補充道:“我軍挑釁和勸降夏軍的條幅,可多拉一些。然則,夏軍兵將的識字率應該不會太高,故此,嶽鵬舉帶著騎兵押著李察哥到敵西京城下挑釁羞辱夏軍,還要提前帶上已歸降的夏軍俘虜,讓他們向城內敵軍齊聲高喊條幅上的勸降詞句。以此達到瓦解西夏守軍!”

 眾臣子們紛紛點頭,甚是贊同。

 “官家聖明……”

 中軍大帳內,大宋幾路西北軍的主帥,紛紛讚頌著趙官家的同時,他們也很期待趙官傢什麼時候下旨,對夏國西京城進行總攻呢?

 這幾路西北軍的主帥,雖都心中的疑惑著,何時才能對敵國西京進行發動總攻呢,但他們不敢直接問趙官家以解惑。

 不過,早已經在宦海中沉浮多年的宗澤,率先開口道:

 “我宋軍十餘萬精銳,早已集結在此地。微臣斗膽,敢問官家,何時總攻敵國西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