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明智 作品

第112章 朕擬出新式鍊鋼法

 趙吉對那個鍛鋼坊的兵匠,問道:“鍛鋼坊內的鋼塊,你們這鍛鋼的兵匠,就可以如此容易地夾帶出來嗎?”

 “砰、砰、砰!”那個鍛鋼坊的兵匠嚇得連連磕頭,道:

 “小的知罪了!不過,小的所在的鍛鋼坊,兵匠們皆可夾帶出小點的鋼塊。”

 趙吉對曹輔道:“曹御史去巡查鍛鋼坊時,也要制定出可行的預防兵匠們偷盜公家財物之制度。”

 “官家聖明,所慮極是!臣曹輔遵旨。”

 趙吉看到曹輔由衷地欽佩朕所做出的決定,這就讓放心了很多。

 趙吉對看以這鋼塊的好像質量不太好,便道:“親從官,取石頭來,砸這鋼塊。”

 ……

 當兩名親從官,搬來了一塊厚石板,把兩個鋼塊都在其上,然後用大塊石頭,對著鋼塊拋砸下去時,

 那鋼塊居然被砸斷開了……

 趙吉讓宦官取來斷開的鋼塊,發現那鋼塊裡面有大量黑色的雜質,有點像泥土,又有點像炭灰……

 趙吉怒問那個鍛鋼坊的兵匠道:“你可知,這鋼塊中間夾雜著的是何物?”

 兵匠簡直就被趙官家的追問,給嚇懵逼了,戰戰兢兢,結結巴巴,支支吾吾地沒有回答出出來。

 曹輔對那兵匠安慰道:“莫要懼怕,官家寬厚仁德,你若如實道來,便不會加罪於你!若不老實回答官家的話,那你可是欺君之罪!”

 那個鍛鋼坊的兵匠,緩了一會兒,又覺得曹御史的話在理。

 他便強行克服了緊張的心情,誠惶誠恐地回稟,道:

 “小的回官家的話,這鋼塊中的黑色雜質,應該是沒有鍛好的泥土!”

 趙吉,道:“泥土夾渣在其中,如此之多!真是豈有此理?!你如何解釋?”

 鍛鋼坊的兵匠,嚇得再次跪地叩首,道:“小的所在的京城外的那個鍛鋼坊,都是用柔鐵盤屈起來,再把生鐵嵌裹在它的中間,用泥封好燒煉,經過多次鍛打,使它們相互滲入,此法制出的鋼即為【團鋼】,也叫作【灌鋼】。

 官家所見這鋼塊能被石頭砸斷,又見鋼塊中間雜質頗多。應該是用泥封好燒煉,經過鍛打時的次數不夠,故此柔鐵和生鐵相互滲入了一些,而那泥封卻有部分留在了鋼中。”

 趙吉通過察言觀色,認為這個鍛鋼坊的兵匠,應該不敢說假話。

 而大學歷史系學霸的趙吉,以沒有穿越前,是看過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

 在那書裡就有一章為《鍛鋼法》的,文中記載了宋代鍛鐵為鋼的兩種工藝方法:

 【團鋼法】和【百鍊鋼法】。

 在沈括看來,團鋼法沒有【百鍊鋼法】生產出來的鋼好。

 而【百鍊鋼法】,主要是在磁州。當年沈括在出使時,到過磁州鍛鐵作坊,他看過鍊鐵,才認識了真鋼。

 凡是有鋼的鐵,就像面裡有面筋,洗盡柔面,那麵筋就現出來了。

 鍊鋼也是這樣,只需要選取精鐵,鍛打一百餘次,每鍛一次就稱一次,鍛一次就減輕一點,直到鍛打多次而斤兩不再減少,這就是純鋼了。即使再鍛百次,也不會損耗了。這乃是鐵裡面的精純部分,它的色澤清明,磨光後就呈現出黯淡的青黑色,與一般的鐵迥然不同。也有鍛鍊精鐵,直到耗盡而完全沒有鋼的,這全取決於出產的地方。

 以上,都是北宋科學家沈括那樣認為的。

 不過,穿越者趙吉卻認為,【團鋼法】和【百鍊鋼法】皆因侷限於古代的科技水平和生產設備,都沒有他見過的現代社會里所煉製出來的鋼好。

 趙吉感慨如今,北宋的科學沈括已經死了幾十年了,不然的話,朕可以重用一下沈括。至於沈括留下來的兒子就不像其父那樣喜歡專研科學知識了,沈括的兒子如今還健在,只不過其子平平無奇,史書上沒有什麼記載其有何過人之處。

 ……

 趙吉道:“取桌案、筆墨紙硯來!”

 內侍宦官不明白趙官家這時何意。以前的趙官家倒是也有過臨時來了雅興讓取桌案、筆墨紙硯來,可那是在什麼地方,那是在風景雅緻的艮嶽啊!

 內侍宦官急急忙忙從皇宮內抬來了桌案,獻上筆墨紙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