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心 作品

第361章 朝堂風雲

 年後的第一天,趙受益拿出西涼的國書,問手底下的大臣們:“西涼的國書你們也看到了,李元昊願意拿出數萬匹馬來交換他的兒子,返回西涼,你們怎麼看?” 

 司馬君實出列回答說:“臣認為這一次西涼皇子在我們大啟境內遇難,僥倖讓我們獲得西涼皇子李二岔,我們不僅不應該要他們的錢,反而應該排除軍隊護送李二岔返回西涼。” 

 富鄭公出列說:“一派胡言!他們西涼的皇子出現在我們大啟境內,這還不能說明一些問題嗎?他們西涼人對我們大啟境內虎視眈眈。” 

 趙受益問道:“那彥國的意思是什麼呢?是還給他們還是不還給他們?” 

 富鄭公回答說:“回稟殿下,肯定是不還給他們,傳言中這李二岔是李元昊最愛的兒子,只要能把李二岔留在我們大啟,定然能使他們投鼠忌器,不敢隨意對我們大啟發動進攻,這才是上兵伐謀之道,不戰而屈人之兵。” 

 司馬君實憤怒的說:“一派胡言!富鄭公妄你也是讀書人出身,其不知道,先賢曾經說過,親親、仁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父子人倫來天地整理知道,陛下向來以仁義聞名天下。富鄭公你是想要陷陛下與不仁不義之境嗎?” 

 “非也非也,上賢有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與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司馬兄豈不聞《戰國策》之觸龍說趙太后只是呼?李二岔為了兩個和平做出了貢獻,豈不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孝順了。” 

 “讓父子相離豈不是違揹人倫之道?豈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是朝廷的基礎,沒有了這樣最基本的概念,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甚至可能會覆滅一個國家的大事情。” 

 “公識說豈不知,亞聖曾經說過: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為了兩國人民的和平此乃大仁大義,等李元昊離世之後,我們再把李二岔護送回西涼也未嘗不可以,到時候李二岔,再好好的孝順李元昊也未嘗不可以。”富鄭公的想法,就是春秋戰國最常用的手段,用質子促使和平,等鄰國的繼承人死了之後,扶持那個人過去當皇帝,這樣就能間接的控制鄰國。 

 “先聖曾經說過:小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為什麼要讓一對父慈子孝的典範,就這樣分離呢?如果我們做出如此慘無人道的事情,大啟的百姓如何看待我們?這樣做無疑是失去了民心。” 

 趙受益許是聽的煩了,打斷兩人說:“好了,安靜一點,太子你怎麼看?” 

 趙昉出列回答說:“兒臣和司馬大人,我大啟自然要有我大國風範,豈能做出脅迫人的事情,更何況父母相聚本就是人倫之道,為什麼要違揹他呢?” 

 “嗯,不愧是朕的兒子,真乃仁義之士人也,雍王,鄂王,你們兩人既是朕的兒子,又是國家的大臣,你們會說說你們的看法?” 

 雍王趙曦出列說:“兒臣的看法和富大人差不多,我也認為小的仁義應該屈服在大的仁義之前,當初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因為婦人之仁才輸給了漢高祖劉邦,有前車之鑑在前,我們沒有必要重蹈覆轍。” 

 鄂王趙曦回答說:“父皇,兒臣不同意二哥的看法,兒臣認為這件事情,不如學當初曹操禍水東引之法,把這李二岔送給北齊,讓北齊來煩惱這個問題。” 

 “嗯,禍水東引之法也不是不錯的想法。懿王聽說你也是繼八叔之後,又一位賢王,朕就來問問你,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臣回稟聖上,小臣的看法非常簡單,我們現在和西涼處於盟友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他們西涼的皇子,在我們大啟也應該受到貴賓一般的待遇,這樣南方的大理國等附屬國,才會對我們心悅誠服,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信義,喪失了信義的國家,也就失去了威嚴,當然為了救助西涼的皇子,我們這邊也損失了不少的人手,所以適當的找他們索要一些補償也是合情合理的吧,注意,這只是為了我們救助他們皇子出人力的補償,我們是心甘情願的救助他們的皇子殿下的。以上就是小臣的看法。”懿王全程沒有自稱兒臣之類的話,一直都是用小臣稱呼,對趙受益的稱呼也是聖上,可以說非常的謹小慎微,但也是這種謹小慎微讓趙受益非常的不喜,眼眸中閃過一絲忌怠之色,也沒有多說什麼,既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朝堂之上一時就冷了下來,新晉官員王荊公準備上前說些什麼,卻被懿王用眼神勸退了,歷朝歷代的皇帝最痛恨的就是皇子和大臣們勾結,所以這個時候,朝中是絕對不能有人站出來支持懿王的,誰站出來支持,誰就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