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懦弱的清軍與英雄的三元里百姓。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如此苛刻的條件,別說琦善做不了主,就算做的了主,皇帝也未必肯答應,於是談判陷入了僵局。”
“時間一久,英軍失去了耐心加上琦善的謎一樣的神操作,撤走了所有的外圍炮臺。”
“於是反手就發動了突襲,攻佔了虎門炮臺外圍的大角,沙角等炮臺。”
“這一戰,大清死傷700餘人,十一艘戰艦被擊沉。”
“這一戰琦善完全被打傻了,在沒有上報朝廷的情況下就擅作主張與英軍簽訂了條約,即《穿鼻草約》。”
各個位面的大清皇帝再次紅溫了。
雍正帝:“這個叫琦善的,你是我大清史上第一阿奇那,賽斯黑。”
乾隆:“蠢材,我大清的臉面都給你丟光了!”
皇太極:“想我大清起事之時,那種萬物競發生機勃勃的景象猶在眼前,怎麼到了子孫就成了這副光景?”
道光:琦善,我xxxxx........
天幕中其他位面的人也是目瞪口呆,這操作真不愧是你啊帶清。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琦善擅自簽約的消息傳到了京城,道光皇帝極為惱火,下令將琦善撤職抄家,改派前大臣奕山為欽差。”
“調集四千綠營兵增援羊城,後來又陸陸續續調集了兩萬人馬正式抵抗英軍。”
“英軍方面看到琦善被撤職,知道帶清的皇帝不同意這份條約。”
“於是先下手為強,直接攻打羊城,這一戰輸的更慘,連羊城水師提督關天培都戰死當場。”
“而英軍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傷亡僅僅為個位數。”
“英軍本想乘勢佔領羊城,可是因為兵力不足,才放棄攻城。”
“1841年4月在路上磨磨蹭蹭了三個月的欽差大臣,康熙皇帝的玄孫奕山才抵達羊城。”
“此刻集聚羊城的兵力有兩萬五千多人,道光帝認為兵力充足,正是反攻洋夷的好時機。”
“奕山不敢怠慢,立刻發動了夜襲。”
大清位面
乾隆年間
乾隆皇帝舒了一口氣道:“兩萬五千對四千,優勢在我。”
“雖然武器相差懸殊,既是夜襲,又是本土作戰。”
“即使不是大勝,也能振奮人心了。”
大唐位面
貞觀年間
尉遲恭道:“如今天時地利皆在清朝,應該能贏一次了吧?”
李靖開口道:“只怕是未必啊,上一戰清朝的提督都戰死了,對面英軍的傷亡卻是個位數。”
“戰力相差之懸殊,非是其他外力可以彌補的。”
“更何況這個奕山,居然能磨蹭三個月,顯然是怕了英軍,和那個琦善一樣是個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