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千年龍虎榜,全文背誦天團。
天幕中視頻開始播放:
“科舉制度,是華夏曆史上統括考試選材取士的一種制度,科舉制度創立於隋朝,”
“確立於唐,而後一直綿延宋、元、明、清,存續了1000多年。”
“科舉制度是由朝廷開設科目,士子可以自由報考。”
“是一種不看門第,不論出生,”
“單純以考試成績排名來確定選拔人才的一種方法。”
大秦位面
始皇帝開口說道:“這與大秦的軍功制有異曲同工之妙,無論門第出身,只要有軍功就能封爵當官。”
“丞相,此法甚好,我大秦是否有效仿的可能?”
李斯沉吟片刻回到:“啟稟陛下,如今天下方定,文字統一時間尚短,並無足夠的士子可供遴選。”
“況且書籍等資源皆在貴族之手,平民恐難有報考的機會。”
“陛下可按天幕之言,開設學校,集中教育。”
“同時教授經典與科學技術,”
“一則為百姓開智,二則可以為陛下後續的改革與科技發展提供人才。”
“為百姓開智~~~?”始皇帝對此猶豫不決。
李斯提高了音量說道“陛下,愚民之策不可取也。”
“天幕曾言,一個天才是無法改變時代的,唯有科學探究之精神,方可進步呀。”
始皇帝下定了決心開口說道:“如愛卿所奏,開設學校,廣收學子。為我大秦重工築基!”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眾所周知,科舉制度是古代華夏的最重要舉官制度。”
“從隋唐開始到清光緒的這一千多年的漫長曆史中,一共誕生了近百萬的舉人,十萬進士,以及接近600名狀元。”
“這些科舉誕生的人才,都是在各自的時代披荊斬棘,才最終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有些人疑問是否科舉考試是不是就如同後世的高考。”
“其實這樣算就太看得起高考了。”
“科舉考試製度成熟後,一般考試分為四個等級。”
“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最初級的院試,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考秀才,也就是科舉考試的入門,錄取率僅為百分之八。”
“考完秀才還要參加鄉試,舉人的錄取差不多為百分之一。”
“舉人考中後就是全國的舉人聚集於京城,參加會試。”
“參加完會試後的舉人就成為了貢生。”
“貢生的錄取率差不多是百分之八。”
“參加完會試,就是科舉的終極大考,殿試”
“一般來說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一般有資格參加殿試的考生大多能通過。”
“即使如此,一個士子從院試開始到成為進士的錄取率僅為萬分之六點四。”
“在那個識字率遠低於現在的古代,這是可比考上青北要難得多。”
“而在這嚴苛無比的科舉考試中有這樣群星璀璨一屆,被後世稱為千年科舉第一龍虎榜。”
隋朝之後的各個位面的皇帝紛紛豎起了耳朵,畢竟千年科舉第一的名頭可不一般。
“科舉的興盛,代表的是一個時代文化的繁榮,自然是也名留青史的好事。”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這就是北宋嘉佑二年的這一場科舉考試。”
“為何說北宋二年的這一榜是千古第一龍虎榜?”
“首先就是誇張的報名人數,這一屆一共有四十萬考生。”
“雖然和現在動輒百萬千萬的高考考試人數相比,看上去有點寒酸”
“但是要把這個人數放在人口數量僅有5000萬左右的宋朝,就相當的可觀了。”
大秦位面
始皇帝瞪大了眼睛,眼中流露出了濃濃的羨慕之意,
40萬人?
如此多的讀書之人,若是都善加利用,豈不是可以挑出一大批的人才?
大唐位面
貞觀年間
太宗皇帝李世民也是一臉的震驚,
“這大宋朝居然有如此天量的人口?”
因為即使是此刻的大唐也不足三千萬人口,讀書人的數量更是遠遠不及。
看來這大宋朝雖然骨頭軟了點,也不是一無是處啊。
不過朕可不想輸了,
“學校,朕要效仿天幕,建立集中學校教育!!”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其次就是這一榜的主考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
“閱卷官是極富盛名的宋朝詩人梅堯臣。”
“副主考為王珪和韓絳。”
“而這四個人無一不是當時的文壇大家,更是有三人官至宰相。”
“而最出彩的還是這一屆的考生。”
“四十萬的考生中,僅僅錄取了進士388人。”
“在這些中舉人之中有唐宋八大家之三的蘇軾、蘇轍、曾鞏。”
“有程朱理學的創始人的程顥、程頤。”
“有說出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思想家張載。”
“不僅如此,這些人中有九位後來官至宰相。”
“但是強如上述的這些人依然沒有考進前三。”
“這一榜的狀元、榜眼、探花分別是:章衡、竇卞、羅愷。”
“並不是這三位不強,聲名不顯,而是這三位在政治上的建樹更加大一些。”
“這一榜有24人在《宋史》中單獨列傳。”
“雖然說是金子到哪裡都發光,可是京城之地,金碧輝煌,處處都是黃金”
“這一榜可謂是天下人才盡入彀中,榜上之人直接影響了大宋後五十年的走向。”
“在之後的歲月中莫說是超越這一榜,就連能和之比肩的狀況也沒有出現過。”
“千年科舉第一龍虎榜,實至名歸。”
大明位面
洪武年間
朱元璋嘆息道:
“雖然這大宋打仗不行,可真的要論起讀書,的確是厲害的很,人才也多。”
“咱大明就一次恩科就能搞出那麼些個事情。”
“這麼多的人才,咱也想要啊。”
朱標開口說道:“兒臣已經在京郊以朝廷的名義設立學校,提供集體授課,”
“父皇稍等數年,必然能見到結果!”
朱元璋眼前一亮,大力誇讚道:“不愧是咱標兒,做的好!”
——為什麼前三不出名?因為他們基本官場得意,寫不出好文章。
——最好別寫,不然又多了幾個全文背誦。
——蘇軾說:子平(章衡)之才,百年無人能望其項背。
——大送對得起文人雅士,對得起士紳豪族,創造了經濟和文化的高峰卻是唯獨辜負了忠臣良將,斷了脊樑。
——真正的天才只是見我的門檻。
——這簡直就是語文書裡的全文背誦天團。
——要是殿試的時候大殿塌了,語文書能薄上不少。
天幕中劃過新的視頻《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