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會變白 作品
第12章 終於要住招待所了
此後的兩天,於佳佳來了兩次。
都是給他送信,一麻袋一麻袋的送,順便給了14塊錢稿費。
人道洪流時期是沒有稿費的。
作者投稿,對方會回寄一張卡片,憑藉卡片可以去新華書店領一本領袖著作,像陳忠實、賈平凹那會就在投稿了,一毛錢都沒見著。
1977年,這幫寫字的覺得可以要稿費了,於是開始鬧騰,國家便出臺了一份標準:著作稿每千字2—7元,翻譯稿每千字1—5元。
1980年,往上提了提,著作稿每千字3—10元,翻譯稿 1—7元,同時恢復了印數稿酬,以按萬冊計算,就是每印一萬冊,作者能拿一定比例的稿酬。
到了1984年,又提了提,著作稿6——20元,翻譯稿4—14元。
可以說,稿費一直都不高,除非寫百萬字的大長篇,第一個商業化的作家是王朔,他光明正大的開始要版稅。不過呢,這是針對報社、雜誌社、出版社的標準。
電影廠的劇本不算在內,暫且不提。
陳奇的文章兩千字,所以拿了14塊錢稿費,起初他還虛榮且驕傲的,像批閱奏摺一樣看信,但很快沒了興趣。
老實說,那些信寫的不咋滴。
女青年雖然熱情,但也保守,沒一個附帶自己照片的,讓他怎麼提得起興趣?他可是網聊30分鐘就要“看看腿”,聊一天就要“看看奶”的傢伙……
總之,討論仍在持續著。
他這個始作俑者的熱度卻在明顯下降,就像後世成名15分鐘的網紅。
陳奇也不在意,他只是納悶,劇本已經投過去幾天了,怎麼還沒請我去住招待所啊?他一度擔心出了什麼事,好在沒有偏離自己的計劃。
“請問,陳奇同志在家麼?”
這日傍晚,一個身材很瘦,眉毛很濃,有點像屠洪剛似的男子敲開了陳家的門,自我介紹道:
“我是北影廠文學部的編輯,我叫梁曉聲……”
冇了!
存稿已經沒了,我每天都是現寫的,儘量在下午58點的時間段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