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理論模型
在場的每個專家在拿到設計需求和設計草案後,有的在粗略看了一遍後,就開始在草稿紙上開始憑著經驗進行測算。有的則是直接與身旁的人開始交流。
“宋教授,這下頜式進氣方案比較少見啊,也就美國那邊有幾款機型在用。這個改進方案跟f86改進成f86d差不多,都是機頭進氣改下頜式進氣。
不過這個方案改動的地方可比f86d要少多了,f86d也就名字還是f86,機身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零件還能通用。
我記得你之前有測算過這類方案,你覺得就只改機頭部分能行嗎?”
那人審視了一會兒圖紙後,才給出了回答。
“從這個設計草案來看,即使改成下頜式進氣,進氣道能夠通過的進氣量完全能夠滿足渦噴7的需求,另外它通過設置放氣活門來調整進氣壓力的方式在理論上完全可以。
現在的主要問題就只剩下對進氣道具體該如何設計,調整好進氣道內的激波…”
張紅旗聽到這位老先生說的,不由產生好奇,詢問道。
“宋教授,請問目前我們北航這邊對於進氣道的設計有成熟的理論模型嗎?”
宋星宇見是三機部那邊來的小同志插話,也不嫌棄他唐突,直接回答道:
“這方面我們的風洞吹得少了,理論模型還不足以全面指導設計。只能根據推測的理論模型多進行實測,看哪個模型更貼合風洞裡吹出來的結果,到時候再進行模型迭代。”
聽到宋教授所說,張紅旗心中略有失望,他本來還想如果有現成的理論模型,自己完全可以幫著快速把進氣道的形狀給計算出來。
不過張紅旗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畢竟他的服務器算力相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遠迢超級計算機,除開自己搭把手完全可以加速設計出來多個備選測試方案外,只要自己參與了,完全可以獲得相關測試數據,說不定還可以讓ai根據這些數據嘗試自動增減模型參數調整模型擬合度。
反正自己靈魂關聯的服務器算力不用白不用,用了不白用,多嘗試肯定沒壞處。想好這點後,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