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定策(下)
“官家,早春出兵沿途徵發百姓,春耕怎麼辦?”周圖正率先開口:“大軍走關中向西,沿途至少徵發十萬青壯轉遠糧草,自洛陽往西本就受唐末來飽經戰禍,人口凋敝。
此時正趕上春耕,再徵發十萬青壯,那田地可都要荒蕪了。” 步芝也跟著說:“官家,西北全是苦寒之地,就算勞民傷財奪取,也不能給朝廷增加多少稅負,乃無用之地,何須大動干戈。 何況董衷本就是朝廷冊封的節度使,他自己也接詔領命,先信之又伐之,有損大國體面。” “官家,或許可以等春耕之後再出兵。”恭篤康也拱手說:“步公與周公所言都有道理,如果強行徵發買民夫,或許大軍未至,國內要先出亂子,得不償失。” 郭天子沒有發表意見,而是等眾人先說。 “官家,臣也以為青唐似是無用之地啊。”連一向站在天子一邊的範光文也有些猶豫:“那裡苦寒少產,勢力複雜,出兵還要翻山渡水。” 郭天子看向胖子蔡雍。 蔡雍沒辦法,只能拱手說:“以老臣之見那本就是漢唐故地。” “蔡公難道不見唐朝的下場嗎?” “那都是陳年往事,何況都是百年前的事了.......” “以史為鑑......” “好了!”郭天子直接抬手製止他們的爭吵,他打青唐的目的不止在青唐,主要是為對付西夏。 只要他控制那片區域,以後出兵西夏可以多一路沿黃河北上,戰略上更加主動。 這就像古來進攻蜀地,南北兩路同時出兵,一路走秦嶺,一路逆長江而上,幾乎一打就能打進去,就是因為戰略上選擇大,兩路大軍會讓當地政權首尾難相顧,而只要一路成功,就能取勝。 不過他現在不能說,以朝堂大臣的主流輿論,打個青唐都阻力那麼大,要是告訴他們打青唐是為打西夏做出準備,那不鬧翻天。 “朕不準備徵關中青壯。”郭天子直接打斷他們。 “朕準備從京城出兵十萬,讓禁軍下軍作為輔兵去運輸糧草。” “什麼!各官家,這樣一來十萬大軍的糧草.......”周圖正急急忙忙立即又跳出來說話。 郭天子直接打斷他:“朕自江南採買,沿運河運到淮河,再沿汴水直達大梁,之後隨軍從黃河轉運渭水,直抵關中前線。” “官家,直接從大梁出兵十萬,這麼多人沿途吃喝,少說二十萬石以上,加之糧草輜重,所需花費.......”周圖正還喋喋不休。 郭天子直接擺擺手:“好了好了,朕自有辦法,今天來是跟你們通通氣,二府三司都要做好準備。 命令一到都要儘快行事,誰敢怠慢別怪朕不留情面,明白嗎。” “臣明白。” 眾人連拱手錶示明白。 ....... 從萬歲殿出來,眾人聲色不一。 周圖正氣哼哼道:“江南有糧不假,官家還是太年輕,以為可以輕易弄到嗎? 那些地方上的富商豪紳,地方官員,有的是辦法坐地起價,哪有那麼容易的。 如果所有上軍和輔兵糧草輜重盡出大梁,那得多大一筆開銷。” “或許官家自有辦法。”範光文雖然也憂心忡忡,他還是期盼官家還有其他辦法。 “可能是之前打敗西南叛軍讓官家有了自信。”步芝也快步跟上來:“可西南那些不過是些深山裡的匪類妄自尊大,沒有鋼鐵馬匹。 青唐城的董衷可不同,當年連夏國十萬大軍也被他擊退。” “剛才在官家面前你怎麼不說!”周圖正黑著臉有些生氣。 “周圖正,你這話說的太過,官家志得意滿,上來就說決心已定,誰敢說這樣的話,你不也沒法說服官家嗎。”步芝也有些生氣。 周圖正嘆氣:“唉!就怕官家驕傲自滿,輕率行事。” “官家畢竟還年輕,做事不穩當,不知道為國家為百姓多考慮考慮,這就是我們這些臣子的事了。”步芝說著看向旁邊的範光文:“範公覺得呢。” 範光文沒有發表意見,“官家既已聖心獨裁,我們就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吧。” 聽他這麼說,兩人都不說話了。 一行人匆匆出了萬歲殿。 ....... 與之不同的,樞密院和三衙的將領們則心情更加沉重一些。 官家下定決心出兵,領兵的十有八九就是他這些人。 狄至和李告興、李虎等同僚說著剛才的事情,並排往外走,他們既渴望建功立業,心裡也緊張起來,打仗是最有風險的事。 唯一慶幸的就是年輕的官家並非不知兵之人,而且對武人也沒有太多偏見。 周國的重文抑武並非是單純的高層決策,而是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 無論是朝堂高層還是民間百姓,大家都自發覺得應該抑制武人的權利。 這是因為唐末至今二百多年來武人給國家帶來的血腥黑暗教訓換來的全社會共識。 所以即便他自己是武人,也覺得朝廷不能對武將太過放縱。 “官家膽略過人,這次西征早對我透露過。”狄至儘量說一些輕鬆的話:“而且早早就開始做準備,出兵萬無一失。 何況官家也是懂兵的人,他應該早做部署了。” 嘴上這麼說,不過他心裡其實也擔心剛才相公們提到的後勤補給問題,如果真如官家所說,十萬大軍從大梁向西,糧草輜重絕對是巨大的開銷。 李告興則感嘆:“官家和先帝雖為父子,可卻完全不同,年紀輕輕就一身是膽。” 李虎則直接多了,自從官家為他申冤昭雪,將他從地獄深淵中拉回來,如再造父母,他就決定無論往後如何,他這條命都是官家的。 “某不懂相公們說的那些大道理,某隻是領兵的武夫,到時官家一聲令下,某自領兵西進,廝殺到死!” “李將軍高義!”狄至和李告興拱手道。 幾人心裡各有想法,一直到到東華門外互相道別,隨後走各自的道回家,都做好了自己的打算。 當天,大梁冷風習習,無論文武大臣們心裡各自有什麼想法,出兵青唐被年輕的天子強勢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