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94、趙思民


 趙思民遠遠看著校場上騎馬的少年天子,正叮囑即將被放回的俘虜們,歸鄉後要安居樂業尊老愛幼順化朝廷等。

 另一邊官吏準備名冊等候,十幾車絹帛被禁軍士兵看守著,隨後派人一一發給俘虜。

 天子下令放歸所有俘虜,賜予所有俘虜一匹布作為路費,免除他們的罪過。

 趙思民與其他幾人遠遠看著,心中是驚濤駭浪,策馬於眾人之前,器宇軒昂的年輕官家,雷霆手段摧枯拉朽在前,雨露天恩寬仁厚德在後,此等胸襟手腕,卻是一位少年帝王!

 難怪數不清的俘虜們感激涕零,高呼萬歲,不少跪地叩拜,如敬神明。

 面對這麼多,那麼多眼睛,年紀輕輕的天子老成淡然,騎馬掠過人前,微微點頭示意。

 或許這就是天才吧,太將的人主,趙思民忍不住想。

 又看周圍同伴,都是曾經的朝廷官吏,卻都投向叛軍一方,不由哀嘆後悔,像這樣的叛逆大罪,1不株連親友已是萬幸,如今只有死路一條。

 他從所有人眼中都看到恐懼和害怕。

 “唉,今聖主如此,自己卻看不清時局,可悲啊.......”有人搖頭道。

 眾人哀嘆,有人低頭唉聲嘆氣,有人捶胸頓足,有人低聲啜泣。

 趙思民見此也悲從心起,不過他卻沒眾人那樣悲愴後悔,他這半生的路都是自己選的,也怪不得別人。

 先帝及其太后怯戰,劉公、章公及其麾下諸多良將能臣遭遇的不公都是無可辯駁的,他是為此不公而奮起爭一口氣,如今雖死,也沒什麼後悔的。

 只是感嘆,年輕的官家這一道披堅執銳用兵如神,以區區七八千兵力,將他們三萬多大軍打得丟盔棄甲,難以招架。

 戰事之後又恩威並施,輔以良政,安撫各部,這一場聲勢浩大,牽扯數十萬人的叛亂就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平息下去了。

 趙思民只嘆自己時運不濟,若是當初與夏國開戰時便是當今官家主政那該多好.....

 但這些終歸只能想想,自己無福無分,只慶幸後來之人有這樣一位明君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