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窺探歷史
“嗯,你來說說,照你心裡想的,大膽說。”
看我反應這麼快,把頭似乎很滿意。
我激動說:“把頭!那時候宋朝每年都要向西夏進貢歲幣,以大量錢財來交換西北地區的短暫和平!”
“宋朝有好幾十個錢監!既然每年都要進貢,那肯定會派離西夏最近的錢監造歲幣,所以就選了秦鳳路!”
“嗯,不錯,繼續講。”
我又指著大磨盤,講道:“西夏當時只有200多萬人口,而宋朝,每年都貢給對方8000多萬枚銅錢!在加上黨項人還有以物換物,不用銅錢的交易習慣,所以在西夏國力強盛的早期,他們根本沒想過鑄造銅錢!”
“到了中晚期,西夏人意識到本國貨幣的重要性,所以也開始自己造錢,但沒有好技術,他們自己造出來的貨幣質量差,漏裂多,於是便派了大量工匠,去宋朝學習鑄幣工藝。”
我說幾點冷門知識。
當時,整個北宋,不管哪個皇帝,都是“造幣狂魔”。
北宋南宋加起來十多個皇帝,用了43種年號錢,平均一下,每個皇帝都要用上三個不同的年號國號造錢。
周元,太平,天囍,祥符,熙寧,元豐,元佑,明道,治平,皇宋,聖宋,大觀,崇寧,政和,宣和.....等等等,太多了。
你像“聖宋”“這種年號,純粹是徽宗自己覺得好聽,瞎起的。
還有仁宗自己起了個“皇宋”年號,也純粹是為了無形裝逼。
宋代鑄錢,有母錢翻砂和錢範法兩種方式,前者適合大批量鑄錢,但精度中等,後者適合少量鑄錢,但精度更高。
因為党項人自己鑄的錢奇醜無比,所以就派了匠人,去宋朝學習了一整套錢範鑄錢法。
這個“大磨盤”,我猜想,原本應該是在地處西北的秦鳳路錢監局使用的,算是一整套鑄錢工藝用具之一,被宋朝送給西夏人了。
上頭那些凹槽,是“卡住”錢範,晾曬用的。
因為錢範用來灌銅水,用到一定程度後,就得打開清洗,水洗完了一定得晾乾,如果不晾乾,內部殘留的銅渣鐵渣就會生鏽,影響造出來的錢幣質量。
這時我說:“把頭,我猜想,蒙古人滅了西夏以後,李現帶著部分黨項人跑來了康定這裡,李現知道,如果成立一個新國家,有自己的貨幣很重要,所以就帶了這一整套鑄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