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511章 重構量子論破曉時分!量子論中唯二可觀測的量!震驚眾人!


 指點完德布羅意後,李奇維離開法國,繼續他的遊歷之行。 

 5月上旬,訪問比利時。 

 李奇維受到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的熱情接見。 

 雙方就非洲礦產合作事宜達成進一步共識。 

 阿爾貝一世高度讚揚了山河實業集團在礦石開採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他甚至高調地宣佈:“布魯斯教授是比利時人民永遠的好朋友。” 

 李奇維則表示:“比利時在阿爾貝國王的帶領下,一定會雄霸歐洲。” 

 雙方賓主盡歡。 

 接著,李奇維受邀參觀了索爾維制鹼公司。 

 他見到了來實習半年多的侯德榜。 

 對方的臉上充滿了興奮之情。 

 侯德榜在李奇維的引薦下,來到索爾維維制鹼公司學習。 

 這裡的一切,都讓他大開眼界。 

 他廢寢忘食地學習著各種化工知識。 

 “布魯斯教授,我有信心回國開啟華夏的化學工業體系!” 

 看著如此自信的侯德榜,李奇維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樣的!” 

 “慢慢來,不要著急。” 

 參觀完公司後,李奇維一個人來到了索爾維的家中。 

 今年已經84歲高齡的索爾維,病倒在了床上。 

 這位痴迷科學的企業家,馬上就要走到生命的盡頭。 

 在他弟弟的安排下,李奇維與索爾維進行了最後一面。 

 索爾維強撐著身體說道: 

 “布魯斯,我好懷念遇到你之後的日子呀。” 

 “現在比利時的科學界,誰不知道我歐內斯特·索爾維的大名。” 

 “哎,可惜你的名氣越來越大,後來我就不好意思找你嘍。” 

 李奇維靜靜地聽著老人的回憶。 

 在他前期還弱小的時候,索爾維給予了他很多的幫助。 

 雖然這個老頭在商業上很有心機,但是對於李奇維,只有純粹的欣賞和支持。 

 對方是真正熱愛科學的人。 

 這時,索爾維又說道: 

 “那個叫侯德榜的小夥子,學習的很快。” 

 “估計要不了多久,他就能把我發明的制鹼法全學會了。” 

 “到時候,你們華夏的制鹼工業應該會快速發展。” 

 額。 

 李奇維瞬間有點尷尬。 

 侯德榜這小子是一點也不藏著掖著啊。 

 被人當面戳穿,饒是李奇維臉皮厚,也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還未等他說話,索爾維就繼續說道: 

 “布魯斯,如果是其他人,我不可能洩露公司的核心機密。” 

 “但是對你,我不想有任何保留。” 

 “你帶給我的,要遠遠大於我所回報的。” 

 “而且侯德榜那個小夥子很厲害,我能感受到,他很有野心,也很聰明。” 

 “他將來在制鹼領域的成就,一定會超越我的。” 

 李奇維聞言,心中感觸頗深。 

 真實歷史上的索爾維,把他的制鹼秘方看的比什麼都重。 

 絕對不可能分享給其他人。 

 侯德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摸索出配方。 

 但是現在,侯德榜更快地得到了制鹼法後,將會大大加速他的研發過程。 

 華夏的化工體系也將得到超速發展。 

 從這點看,索爾維對華夏是有功勞的。 

 所以,李奇維鄭重地說道: 

 “索爾維,謝謝你。” 

 索爾維最後看了李奇維一眼,自言自語地說道: 

 “真是羨慕你啊,布魯斯......” 

 “......” 

 他的話越來越輕,李奇維也聽不真切了。 

 但是他的臉上始終帶著滿足的笑容。 

 第二天,索爾維逝世。 

 李奇維低調出席了對方的葬禮。 

 在囑咐了侯德榜相關事宜後,李奇維便離開了比利時。 

 5月中旬,訪問荷蘭。 

 威廉明娜女王盛情邀約李奇維。 

 今年40歲的女王,看起來有點憂鬱和寂寞,和李

奇維交談時,眼眸含情。 

 嚇得李奇維連忙談到正事。 

 “尊敬的女王陛下,我想和貴國討論加里曼丹島的投資開發問題。” 

 威廉明娜女王輕笑一聲,又重新恢復神色。 

 在她的撮合下,李奇維與荷蘭政府就加里曼丹島南部的開發問題達成合作共識。 

 山河實業集團將允許在荷蘭的殖民地範圍內,進行商業性質的土地開發和投資。 

 至此,李奇維的勢力將觸及整個加里曼丹島。 

 在他的命令下,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改造這片未來必將屬於科學之城的土地。 

 5月下旬,李奇維來到了德國。 

 這已經不知是他第幾次來訪了。 

 維恩、愛因斯坦、能斯特、勞厄、玻恩、哈伯、索末菲...... 

 德國眾多物理學家們,為李奇維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 

 在普朗克的搭橋下,李奇維與德國政府進行了接觸。 

 雙方從國際科學家聯盟到兩國的科研合作,都談論了很多內容。 

 最後,李奇維去了一趟慕尼黑,看望倫琴教授。 

 對方臥床不起,病入膏肓,應該撐不過明年。 

 倫琴甚至都不認識李奇維了。 

 李奇維忽然心中覺得有點悲苦。 

 他多麼想讓這些物理大佬們,親眼看到物理學的終極璀璨啊。 

 陪同而來的索末菲看出李奇維心情低落。 

 於是,他提議道: 

 “布魯斯,我有幾個博士生要答辯了。” 

 “我想請你擔任答辯委員會的評審教授。” 

 “給那些小傢伙們上上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