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490章 天眼望遠鏡,洞察時空!物理天文即宇宙!磅礴野心!

 1922年2月15日。 

 來自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天文學家們,齊聚羅馬,參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一屆全體會議。 

 這不僅是天文學界的最高規格會議,同時也是一場科學領域的盛宴。 

 一時間,整個羅馬都處於一片歡樂慶祝的氛圍。 

 這場大會,讓所有人領略到了這座千年古城的驚世魅力。 

 本次會議,在羅馬國家博物館內舉行。 

 這座博物館位於羅馬的市中心。 

 其內展示了羅馬從史前時期到羅馬帝國時期的歷史文化。 

 大量的珍貴文物和復原場景,可以幫助人們瞭解羅馬文明的發展歷程。 

 意大利官方把會議地點選在這裡,也有著炫耀和宣傳的意思。 

 館內還有巨大的會議室,足以容納前來的數百位天文學家們。 

 離博物館不遠的地方,有著羅馬最豪華的酒店之一,hassler酒店。 

 李奇維和從華夏來的高魯等人,就入住在這裡。 

 而在前一天,餘青松隨著哈勃等人一起,也達到了羅馬。 

 於是,華夏此次的代表團就全部到齊了。 

 上午8點,酒店門口處。 

 李奇維帶著眾人,從酒店徒步前往會議地點,邊走邊聊。 

 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高魯興奮地說道: 

 “奇維,我們已經收到了美國天文學會寄來的望遠鏡。” 

 “這真是解了國內天文學研究的燃眉之急啊。” 

 李奇維之前的美國之行,讓世紀大辯論名聲大噪。 

 同時,還極大地宣揚了美國天文學的實力。 

 禮尚往來,人情世故。 

 美國天文學會就贈送了一批嶄新的望遠鏡,寄給華夏。 

 這些望遠鏡,在美國屬於中端的檔次水平,遠不能和威爾遜山天文臺的相比。 

 但是對於華夏而言,這批望遠鏡絕對算是高精尖設備了。 

 高魯等人拿到手後,簡直像寶貝一樣供著,不停摩擦,愛不釋手。 

 “媽呀,用這個望遠鏡看星星,怎麼那麼亮!” 

 “老天啊!我都能清楚地看到月球的表面了。” 

 “坑坑窪窪的,果然沒有嫦娥和玉兔。” 

 李奇維來了興趣,笑著問道: 

 “哦?” 

 “看來海耳教授他們還是挺夠意思的。” 

 “美國送的望遠鏡是多大口徑的。” 

 高魯用右手比了一個手勢,羨慕道: 

 “最好的足足80釐米的口徑,送了3臺。” 

 “美國佬真是財大氣粗啊!” 

 “這種級別的望遠鏡,製作起來難度已經很大了,說送就送。” 

 望遠鏡需要用到的玻璃和金屬,都不是一般工藝能達到要求的。 

 以目前華夏國內的工藝水平,即便有了李奇維的公司技術加持。 

 對於這樣的高端材料,暫時還是無能為力的。 

 不過,李奇維聽後撇撇嘴。 

 “我還以為能送個一米五的呢。” 

 高魯等人聞言,都是苦笑。 

 他們覺得李教授的胃口太大了。 

 這樣超高端的望遠鏡,恐怕美國都沒有幾架,怎麼可能拿來送人。 

 這時,李奇維霸氣道: 

 “你們放心。” 

 “再過十幾年,我給你們造個20米口徑的望遠鏡,遠遠超過美國那架2米口徑的。” 

 高魯等人簡直嚇了一跳。 

 老天啊! 

 20米口徑,也太誇張了吧? 

 這架望遠鏡得多大? 

 常福元和蔣炳然倒吸一口冷氣。 

 “我的乖,這麼大的口徑,那能看多遠啊?” 

 “
 

這和神話中二郎神的天眼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吧。” 

 “隨便向天上一掃,就能發現最新的成果。” 

 餘青松今年即將從匹茲堡大學畢業。 

 在李奇維的推薦下,他會去威爾遜山天文臺,在海耳的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 

 等到博士畢業後,他就立刻回到華夏,開創國內的天文學事業。 

 高魯對他寄予厚望。 

 他推了推眼鏡,認真分析道: 

 “這種規模的望遠鏡,恐怕鏡頭只能用拋光後的金屬來做了。” 

 “玻璃工藝應該不可能造出那麼大且能保持平整的玻璃了。” 

 常蔣二人不明覺厲,餘青送現在的水平已然超越了他們。 

 高魯點點頭,說道: 

 “是的。” 

 “用玻璃成本太高了,但凡有一處瑕疵,鏡面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