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華夏留學生交流會!學術與工業!李奇維要研究絲襪?
只要能學個四五成,那就足以讓永利公司成為華夏制鹼的龍頭,不再被西方卡脖子制裁。
而現在,他竟然能有機會親自去參觀索爾維公司。
這對侯德榜而言,簡直是天大的喜事。
畢竟,對著文字資料研究,和實地考察完全是兩回事。
對這種重化學工業而言,儀器設備等方面才是關鍵。
“校長,這...這真的可行嗎?不會麻煩您吧?”
李奇維擺擺手,霸氣道:
“小事一樁。”
“索爾維和我是老熟人了。”
“他巴不得我對他家的東西感興趣呢。”
“索爾維公司依仗的制鹼專利,在我看來也不過如此。”
“我相信,就是德榜你,將來也一定會超越對方,發明更優良的制鹼法。”
李奇維還有一句沒說:你還能發明更優良的絲襪。
侯德榜被李奇維誇的臉色通紅,他的心撲通撲通地跳。
大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壯烈情懷。
他沒想到校長會如此看好自己。
這一刻,侯德榜的字典裡,再也沒有失敗二字。
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也不會讓眾人失望。
有了餘青松和侯德榜的開場後,氣氛逐漸變的熱烈起來。
吳有訓又接著給李奇維介紹了其他人。
這些留學生的專業各不相同,但幾乎都是華夏急缺的領域。
他們中有些是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而有些則默默無聞。
但是,這不影響,他們為華夏所做的貢獻。
這個時代的留學生和後世相比,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氣質。
他們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
他們的學習,不再是純粹的學習,而是帶上改變國家的偉大理想。
接下來,李奇維和每一位到場的學生們握手致意。
這些年輕人僅僅只是在他面前說了自己的名字,就高興的手舞足蹈。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李奇維走向前方,發表他的講話。
“自清末以來,華夏雖然有成百上千的進士翰林。”
“但是他們在我眼裡,不過是一些飾己
炫人、為利而學之徒。”
“這就是我們國家長期衰弱,國人非愚則諛的原因。”
“我們華夏和美國地理形勢相似,但為何國力卻天差地別?”
“我想你們這些在美國留學的學生,心中應該有了答案。”
“那就是科學!”
“在當今這個時代,一個國家的強弱,幾乎和它的科學實力是成正比的。”
“何為科學精神?求真理是已。”
“科學絕對不是自然知識的積累,而是在其上提煉出的那一種方法和形式。”
“你們都是國內的天之驕子,用不著我教你們如何學習。”
“理性、邏輯、實證、批判、求索等,這些人類珍貴的品質,才是你們應該學習的重點。”
“我希望當你們回國後,這些科學精神的色彩,能沉澱在你們的身上。”
“你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為國家未來的命運,就掌握在你們的手裡。”
“你們將用自己的知識,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
“但同時你們也是不幸的一代,因為你們的科學之路,註定要伴隨著家國情懷。”
“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科研生活,註定要與你們無緣了。”
“但不管怎麼樣,我都希望你們能牢牢記住一點。”
“華夏崛起雖然不是科學的終極目標,但一定是科學存在的基礎。”
“在這個群狼環伺的世界裡,只有國家強大了,才能讓我們安心地做科學研究。”
“所以,你們不僅是為科學而學,也是為國家而學。”
“諸君,共勉!”
譁!
雷鳴般的掌聲響徹雲霄。
華夏留學生團體,從此誕生了屬於他們的精神底色。
李奇維看著這些年輕而熱血的臉龐,他的心中無比感動和感慨。
華夏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永遠充滿希望。
他們不會像後世的留學生那樣,大部分人最後都變成了“留”學生。
“我是劍橋留學生。”
“但我更是華夏李奇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