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371章 終極分析!震撼全場!華夏科學社未來的兩條路!

 但是他絕對不可能在一縣之內,找齊所有種類的技術人員。 

 說白了,管理人才牛逼,那只是平臺的襯托作用,換個人一樣牛逼。 

 而技術人才牛逼,那是人家自身牛逼,換個人很可能是菜逼。 

 所以,李奇維現在掌握了華夏科學社,就意味著將來他會掌控國內的科學界。 

 到那時,他就是真正的巔峰學閥! 

 所有人都是他的派系。 

 李奇維才能更好地集中力量辦大事。 

 這一刻,任鴻雋等人彷彿有一種撥開雲霧見光明的通透感。 

 華夏科學社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方向,被李社長分析的淋漓盡致。 

 任鴻雋內心感嘆道: 

 “我這一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鼓起勇氣去找了李社長。” 

 “不然,科學社在我手中,恐怕會失去了它應有的光芒。” 

 趙元任、楊杏佛、竺可楨、周仁、胡明覆等人,也是滿臉崇拜。 

 作為理工科人才,尤其還是美國名校的留學生,他們對於所謂的個人魅力是免疫的。 

 哪怕是高官也不能讓他們折腰。 

 但是這一刻,他們突然覺得,應該義無反顧地追隨李社長。 

 李奇維從精神上徹底征服了這幫小夥子們。 

 “無論是華夏科學社,還是未來的學術評議科學院,其實根本目標只有一個。” 

 “我稱之為:科學體制化。” 

 眾人一驚,又是新的詞彙概念。 

 “所謂的科學體制化,就是通過組織保障和背書的形式,讓科學的社會功能被大眾所承認。” 

 “它要達到的效果是什麼樣的呢?” 

 “舉個形象的例子,假設現在有個騙子說自己的藥丸包治百病。” 

 “普通老百姓是沒有能力鑑別騙子的話是真是假。” 

 “他們只能求助專業的科學人員。” 

 “此時,華夏科學社的科技部長竺可楨站了出來。” 

 “他明確給出結論:藥丸是騙人的,沒有醫學依據。” 

 “這時候,如果老百姓選擇毫無理由地相信竺可楨,那麼我們的科學體制化就成功了。” 

 “這代表華夏科學社已經成為了最權威的機構。” 

 “他承擔了為大眾提供科學服務的功能。” 

 “而如果老百姓對竺可楨的觀點嗤之以鼻,那就說明我們太失敗了。” 

 “而科學院就是這種權威的終極形式,它是由國家在背後作為保障。” 

 轟! 

 這一刻,在場社員們無不震撼。 

 他們終於深刻感受到自己身上那沉甸甸的擔子了。 

 科普不是炫耀自己的知識,而是要造福廣大的人民。 

 這

種樸素而崇高的責任,讓科學不再是冰冷的思想和公式,而是可以觸摸的溫情。 

 李奇維接著說道: 

 “所以,為了讓華夏儘快地開啟科學體制化,我們要有所行動。” 

 “那就是從現在開始,要在方方面面體現出我們的專業性。” 

 “科普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我們所有社員平時也要深入基層,切實解決大眾的需求。” 

 “此外,我鼓勵在座的各位,找到自己領域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專門的學會。” 

 “比如華夏數學會、華夏物理學會等等。” 

 “這種學會的組織性雖然非常鬆散,但是卻彌補了科學社在細分領域深度不足的缺點。” 

 “二者相輔相成,能更好地推動國內的科學事業發展。” 

 譁! 

 眾人無不驚歎。 

 “李社長這個主意太好了。” 

 竺可楨已經在考慮成立國內的氣象學會了。 

 胡明覆等人也都是躍躍欲試的表情。 

 雖然以他們目前的資歷和地位,想要牽頭成立學會有點難度。 

 但是不還有李社長嘛。 

 不行,就掛社長的名頭。 

 社長出馬,萬事無憂。 

 李奇維看著眾人興奮的模樣,就知道他們開始想入非非了。 

 於是,他要敲打敲打。 

 “好了,關於科學發展的宏觀層面,我已經給你們分析完畢。” 

 “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理論學的再好,如果不能腳踏實地去實踐,那也是白搭。” 

 “接下來就是我演講的第三部分,華夏科學社的當前工作安排。” 

 “僅僅辦幾份報紙是遠遠不夠的。” 

 這時,任鴻雋小聲說道:“社長,我擔心經費不夠,所以才沒敢邁大步發展。” 

 李奇維霸氣地大手一揮。 

 “錢的問題不是問題,你們不需要擔心。” 

 眾人無不震動,內心歡喜。 

 壕!太壕了! 

 “您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