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李教授又提問題了,摩擦為何會生電?
李奇維笑道:“不過,櫻花國也會感興趣,是我沒想到的。”
“看來武術確實不分國界。”
“我辦這個華夏武術大學,很有可能會受到其它國家的挑戰啊。”
說完,李奇維看著霍秀亭,說道:“秀亭,你可要為我分憂解難。”
霍秀亭沉聲道:“少爺您放心,有我在。”
-----------------
1915年9月20日上午。
長岡半太郎親自帶著石原純、仁科芳雄在酒店門口等待李奇維。
本次演講的地方,離住宿的酒店相距只有幾百米,正好可以徒步過去。
當李奇維出現後,長岡立刻上前問道:“李教授,在這裡住還習慣嗎?”
長岡半太郎今年已經50歲了,但是他對待李奇維的態度完全平輩之交。
言語之中恭敬無比,這也是櫻花國的特色。
不過,長岡半太郎還有著自己的想法。
他可是專門瞭解過李奇維在美國訪學時的情況。
就是因為邁克爾遜教授接待的非常好,李教授甚至幫助美國在超導領域突飛猛進。
現如今,物理圈子誰都知道,論對超導的研究,美國一騎絕塵。
而他們憑藉的正是李奇維的演講內容。
這才是真正的乾貨啊!
長岡半太郎跟帝國學士院說完這個故事後,院士們都瘋狂了。
紛紛要求長岡務必盡一切努力,讓李教授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人家的一句話,可能就讓櫻花國少走好幾年的彎路。
與之相比,區區面子又算得了什麼。
況且,對於李奇維這樣的科學界第一人,長岡並不覺得自己有資格擺前輩的譜。
李奇維倒是不知道長岡複雜的心思。
他只是對小櫻子慕強的特性有了更深的認識。
“長岡教授,你太客氣了。”
“長崎這個城市我非常喜歡,這裡的脆面很好吃。”
“希望將來還能吃到。”
李奇維倒是沒說假話,櫻花國的美食還是值得品嚐的,至少比印度好了無數倍。
上次泰戈爾來訪,臨走前邀請李奇維去印度,對方給他介紹印度特色美食。
李奇維當場拒絕。
桿菌又微生的印度美食,只有蜥蜴王背後的男人才值得享用。
長岡半太郎聞言大喜,長崎脆面是長崎的特色美食,沒想到李教授竟然會喜歡上。
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他笑道:“放心,李教授,下次只要你來,我們就會準備好最特色的脆面。”
李奇維笑了笑沒有說話,以後能不能吃到,還真不好說。
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酒店內的會場。
李奇維放眼望去,烏泱泱足足有近千人。
櫻花國和歐美不能比。
尤其是科學領域的人才,數量上差了太多。
此時的櫻花國,對待科學的態度,和美國有點像,那就是以實用主義為主。
以物理學為例,大多數物理學家研究的都是地震、大氣等等,比如田中館愛橘、長岡半太郎。
因為這些現象和櫻花國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
所以,研究這些物理現象,能夠帶來實質性的好處,幫助國內減少因為自然災害的損失等。
在長岡的介紹下,李奇維知道此次會議,帝國學士院自然科學部的一百多位院士,幾乎全都到場了。
以菊池大麗為首,眾人坐在會場的前排,他們才是本次演講的核心。
此外,就連人文科學部也來了很多成員。
剩下的則是櫻花國各個大學的師生們,還有華夏在此的留學生等,李樂亭就在人群之中。
總之,櫻花國科學領域的精英,幾乎都在會場內了。
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見到李奇維,也是第一次聽他的演講。
因此,眾人的臉上充滿了期待。
李奇維在國外的各場演講,早都被有心人整理成冊,在民間流傳。
裡面除了高深的物理知識,還有他對世界、國家等的思考。
任何人讀完後,都會覺得受益匪淺,對於李奇維產生膜拜之情。
此刻,長岡半太郎已經走上演講臺,開始了主持人介紹環節。
而他的學生石原純則是本次會議的翻譯。
李奇維的演講,使用的是漢語。
石原純精通華文、英文、德文,由他翻譯,才能確保專業名詞的準確性。
長岡慷慨激昂地說道:
“今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終於有機會聆聽李奇維教授的演講。”
“這對於在場的所有人而言,都將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李奇維教授,是整個亞洲物理學領域,乃至科學領域的驕傲。”
“三年前,也就是1912年,我去英國參加了第二屆布魯斯會議。”
“那場會議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外面的物理學已經發展到那麼深的領域了。”
“實不相瞞,我的內心是悲傷的。”
“因為我在會場,問了好幾個物理學家。”
“我問他們:你們近期有讀過櫻花國人寫的論文嗎?”
“答案讓我很沮喪,十幾個人,沒有任何一個人說看過。”
“甚至還有人反問道:櫻花國也有物理學嗎?”
“我當時很想反駁,想據理力爭,但是很可惜,我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我引以為傲的土星模型,在歐洲主流物理學界早都是扔到垃圾桶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