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 

 陸羽既已定下方案,拆遷工作便即有條不紊地開展下去。 

 他前腳剛走,刑浩後腳便叫來典吏,將陸羽的命令整合成公告,分發下去。 

 雖說陸羽主動擔責,可刑浩心中多少還有些擔心,畢竟他是本地主官,真出了亂子,多少也影響政績。 

 是以,從這公告剛發佈出去,刑浩就派出人去,日夜盯防那些釘子戶。 

 每日早晚,他都要詢問拆遷的最新動向。 

 公告發

布第一天,果真如他所料,這些釘子戶對之十分不滿,有不少人圍在佈告欄前破口大罵。 

 收到風聲的刑浩很是緊張,連忙加派人手防備,叮囑下屬一旦生變,立馬控制局面。 

 可等到第二天,他所擔憂的情況並未發生。 

 相反的,第二天手下送回的消息,竟是有幾十戶釘子戶願意搬遷,領那五十貫錢,這倒大大出乎刑浩意料之外。 

 到第三天,同意搬遷的人數成倍數增長,竟達百餘戶之眾。 

 直到這時,刑浩方才明白過來,這些釘子戶也並非是鐵板一塊,都各懷心思,擔心被別人搶了先。 

 更關鍵的是,在得知不同意拆遷有可能拿不到賠償款後,他們在動怒的同時,更生出擔憂。 

 民不與官鬥,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真抵抗到最後,他們吃虧的概率顯然更大。 

 為了搏那多出的百八十貫錢,非但把自己原本該得的五十貫給作沒了,更連自己房子都保不住。 

 這麼一想,是個人都該選擇合作。 

 於是乎,自第四天起,同意拆遷的釘子戶,又成倍地翻番。 

 擔心領不到補償款,這些釘子戶們甚至爭搶著同意,負責簽發拆遷名錄的府衙典吏,忙得幾乎回不了家。 

 不到十天,幾乎所有釘子戶都已同意拆遷。 

 到這時,刑浩才收起擔憂,感嘆不已道:“想不到這陸大人小小年紀,竟對人心拿捏得如此精準!” 

 感慨稱讚的不只刑浩,跟隨陸羽的方孝孺、楊士奇等人,前來陪同的朱棣兩兄弟,也對這拆遷進度大是感慨,紛紛稱讚。 

 然而,陸羽那邊卻已顧不得這些誇讚了,他已將拆遷之事拋開,全身心投入到另外一件要務上。 

 徵發徭役。 

 明朝的徭役分為三種:裡甲正役、均徭和雜泛差役。 

 其中,以裡甲正役為主幹,其規定百姓按裡甲編戶,每一百一十戶為一里,每戶每十年一輪,輪流服役。 

 均徭則是裡甲正役的衍生版本,修改了裡甲役中每一百一十戶為固定裡甲的生硬規定,改為按戶等人丁編排,均等服徭。 

 而雜泛差役則是對上述兩種主要徭役的補充,屬於臨時性的徵調。 

 然而,不管哪種徭役,都只是短期行為,到期之後就要放役戶迴歸,即便是官府也不能強留勞動力,一直免費徵用。 

 可是此次修建新都,陸羽所需要的,並非短期勞動力,他需要長期穩定的勞力,能持續穩定地從事營造生產。 

 如此一來,這徭役的徵發和運用,就不能再照搬以往的模式了,必須推陳出新,創造出全新的模式,以適應營造新都的需要。 

 所以這段時間以來,陸羽明天都往知府衙門跑。 

 一來是和下面各縣縣令商討徵發徭役的細節,二是為了和本地官員多溝通熟悉,瞭解附近百姓的情況。 

 不過陸羽並不急著開始徵徭役,他先將各縣縣令和府衙典吏聚在一起,借用府衙的小黃冊,圈定徭役範圍。 

 這個工作極是繁瑣,饒是縣令們不必親自動手,只叮囑師爺和門吏幹活,可時間一久,終有人扛不住了。 

 雖說這年頭衙門清閒,可也架不住三天兩頭往府衙裡跑,聽等你陸大人調遣啊?再這麼耗下去,自己縣裡的政務不管了? 

 “徵個徭役,至於鬧得這麼複雜嗎?” 

 “這個陸大人,當真是拿腔拿調,屁大點事,至於這麼磨嘰嗎?” 

 縣令們苦不堪言,常常私下抱怨,若非看在陸羽是朝廷下派來的中樞朝臣,他們早就撩挑子了,至於各縣典吏們,更是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