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渡清江 作品

第四十六章 大明還有希望!

 因為清理出來的莊田都將增加為稅田,能夠朝廷帶來新的稅收。

 按史料記載,元朝脫脫用左丞烏古孫良楨、右丞悟良哈臺建議,屯田墾荒京師地區,當年便歲入糧食二十萬石,極大緩和了元廷因南方戰亂導致的糧食補充不及時的問題。

 所以,只要清田真要是成功,嘉靖新政無疑真算是有一個不錯的開局。

 京城權貴豪紳們在看見這些披堅執銳地清丈隊伍出現後,也只能無奈嘆氣,乃至不得不主動約束自己家奴莊戶。

 且說。

 此時在京郊的流民們倒還不知道朝廷要為他們清理莊田。

 他們大多已經快要斷糧。

 需要朝廷撥糧救濟的越來越多。

 但朝廷只做到了讓這些流民不餓死,沒有保障讓他們吃飽,所以給他們供應的飯食往往只能做到一天吃一頓。

 很多人因而都受不了,再加上臨近五月,天氣漸熱,不少百姓的確已經開始賣兒鬻女,或者主動投身大戶為奴。

 “秀蓮,不能再吃了,這些炒米得留到明天吃!”

 “因為官差下一次發炒米得等到後天。”

 從湖廣來的韋長貴在這天捏住了裝有炒米的布袋,沒再讓六歲的妹妹秀蓮再伸手去抓炒米吃。

 秀蓮整個人怔怔地看著自己哥哥。

 韋長貴則摸了摸她枯草一樣胡亂堆在頭上的發。

 “哥哥知道秀蓮沒吃飽。”

 “但如果不留一些,明天會更餓。”

 韋長貴溫聲說後,秀蓮也沒說什麼,只垂下了小腦袋,且把擱在地上的小腿彎起,使得兩膝蓋處的補丁暴露無遺。

 俄然。

 秀蓮就從地上拾掇起一粒炒米,而笑著對韋長貴說:“哥哥,地上還有!”

 說完,秀蓮就繼續垂下腦袋,認真搜尋了起來,瞅到一粒,就用手粘起來,和著泥沙一起喂進嘴裡,如小雞啄米一般,沒一會兒就小嘴黢黑。

 韋長貴倒是忍住了也去地上撿米粒的衝動,把低下去的頭抬了起來,伸去地面的手也抬了起來,去自己妹妹的頭上捻著蝨子。

 韋長貴和秀蓮的父母已經死於去年的大災,族裡長輩半哄半賺地賤賣了他父母留下的田地,還計劃著賣掉韋長貴的妹妹秀蓮,把韋長貴賣到寺廟裡當和尚,說是當和尚,其實是給和尚當奴僕。

 韋長貴在好心的鄰里提前告訴了族人的打算後,就帶著妹妹和家裡賣田後得到的一些糧食提前逃了出來,成了流民,然後就因遇到嗣君進京即位允流民跟隨的情況,也就跟著大部分流民一起隨駕進了京。

 因為按照同他一起的一些有見識的流民的說法,跟著皇上到京城,哪怕當乞丐也更容易討到飯,就算給大戶人家為奴,也沒準不是給閣老家當小廝也是給公侯家當跟班,反正比當土財主家那沒日沒夜既幹農活又伺候人的農僕強。

 所以,韋長貴就趁著千年難遇的可以跟天子車駕一起進京的機會來了京師,與來自各地各鄉的流民一起聚集在了官府為他們劃分的區域內。

 “這個女孩底子不錯,好好養個幾年,應該是個美人胚子。”

 而在這個流民聚居區域內,每天都有人牙子來採買人口,以收養的名義,帶回去賣給大戶人家或青樓酒肆以及打行。

 官府為了減輕自己的安民壓力,自然也不禁止,只是不準強買強賣。

 兵部右侍郎楊廷儀與他的三千護衛軍已奉旨留駐京郊,負責看管這些流民。

 而這些護衛軍基本上就是負責阻止強買強賣或者直接強搶人口的事出現。

 所以,當一個大腹便便的人牙子走到秀蓮這裡,咂舌說了一句後,就很規矩地問著韋長貴:

 “她是你什麼人?”

 “妹妹。”

 韋長貴回道。

 人牙子因而拍了拍腰上的一袋炒米,問道:“那你賣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