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會是好皇帝嗎?
而保守文臣們素來更喜歡的就是孝宗之制。
那是一個幾乎可以與兩宋媲美,把士大夫抬到很高地位的時代。
不像正德朝,不但常常出現文官被廷杖的情況,還被要求脫光了打,可以說讓文官尊嚴地位下降嚴重。
因而文官們做夢都想新天子重現弘治之政。
自然,不想讓正德立皇嗣,不想新天子繼承的是正德之嗣的人,不只楊廷和一人。
許多文臣都和楊廷和一樣的想法。
所以,除了中下層裡,心思還比較單純,或者對正德之制還比較贊同的一些文官們,還在積極勸正德立嗣外,內閣掌權的大學士和六部的主要幾個尚書,現在都跟楊廷和一樣,想讓正德絕嗣。
哪怕楊廷和還是正德素來很敬重的老師。
但政治素來沒有私情可講。
至少對於楊廷和而言是這樣的。
他和正德的那點師生之情,與他想恢復文官地位、廢正德朝政制的決心,無法相提並論。
正因為楊廷和等是此想法,所以他和他的同黨們,更希望的是讓輪序上更有說服力的朱厚熜即位,即興世子,正德從弟,而且繼承孝宗之嗣,以兄終弟及的名義繼承大位。
但楊廷和還是擔心朱厚熜在當皇帝后會不會真的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賢君。
要知道,正德即位之初也是很仁厚的。
而楊廷和這些文官也著實被正德整怕了!很怕新天子又是第二個正德。
儘管楊廷和這些年聽聞過朱厚熜是一個寬仁好學的王世子。
所以,為了讓自己更放心,楊廷和也就還是在上個月正德突然病重連續數日不朝後,寫信給自己在湖廣任按察副使的學生王綖,讓其再探探朱厚熜的秉性。
不過,因為文官素來不是鐵板一塊,再加上,楊廷和這些人又不能明著對外承認說想讓正德絕嗣,不準所有人再建言正德立嗣,而且正德的病情的確越來越重,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駕崩,所以,上奏請正德立嗣的文官是越來越多,楊廷和和他的內閣同僚們,自然也不能把這些奏疏壓太久。
楊廷和自己此時也就心急如焚,恨不得王綖能夠早日給他回信,讓他最後再確認一下朱厚熜是不是適合做下一任天子。
而在接下來幾日,的確陸續又有御史王琳、主事陸澄、陳器等文官上奏請立皇嗣。
楊廷和因而更加氣憤,恨不得把這些沒事瞎逼逼的愚蠢文官貶黜出京,同時他也更加焦急。
好在十來日後,王綖的回信還是來了。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楊廷和在看了信後,就因為信中的內容,而不由得神情鬆弛下來,且眉梢微揚,而來到內閣值房,對同僚兼好友蔣冕笑著說:
“聖天子已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