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叢中一回首 作品

第733章 深入變法的好機會

光復燕雲十六州給王倫帶來了巨大的威望,朝廷的權威也再次得以加強。

 

一向喜歡與朝廷唱反調的民間輿論,主要是前宋遺留讀書人群體也變了口徑,開始盛讚起皇帝聖明來。

 

這些讀書人的目的很不純粹,因為按照尚書省下達的政令,燕雲十六州除了燕山三府外,自西向東,將依次設立朔州樓煩府、雲州大同府、蔚州靈仙府、新州桑乾府,以及武州上谷府。

 

十六州變為八府之地,看似一府只轄二州,但尚書省的規劃不止於此,戶部的地圖上,除了朔州樓煩府、蔚州靈仙府、涿州范陽府外,其餘諸府的轄區都要北擴的。

 

這就意味著,燕山三府也要從半軍管轉為民管,八府幾十個縣,官位空缺,朝廷必然要再行選官的。

 

所以讀書人們在盛讚皇帝聖明的同時,又開始鼓吹科舉,希望如聖賢一般的王皇帝,延續前宋的科舉制度,以科舉選官,而不是以學堂、吏考選官。

 

王倫只覺得,這幫讀書人永遠不會吃任何教訓,總是妄圖抓住一切機會重新變成人上人,再度進化成為世家門閥的模樣。

 

於是吏部提出申請,政事堂進行了一次公推,先將新設立的五個府的知府官推選出來,繼而吏部提交一份名單,是新朝建立以來,天下行省各縣官員的整體考核情況。

 

於是山東行省出現了第一個從小吏升為正印官員的人,蓬萊府黃縣的一名文書押司,被任命為本縣知縣,原知縣則轉任樓煩府。

 

按照前宋制度,一個縣的正印官只有知縣一人,主簿、縣尉、教諭也由吏部任命,但卻算是佐官,從品官。

 

但新漢的官職制度改革,重新理清了官員品級,小吏雖然仍舊屬於流外,但卻被編入了低品之中,因此官吏的升遷,只要能力、資歷、品級到了,朝廷就會將小吏也提拔起來。

 

此前山東、河北二行省,多有小吏升為縣尉、主簿的,升為正印縣官的,這還是頭一回。

 

升遷的這名小吏,是梁山時代從濟州跟隨大軍前往蓬萊府的,所以他的提拔,仍舊算在異地為官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