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叢中一回首 作品

第576章 官職制度改革

 

工部則主管天下工程、將作、作坊等諸多事務。

 

但王倫從戶部中將商業監管、稅收分離出來,組建了商部;從禮部中將學校建設事務剝離,組建了學部;將本在戶、兵、工諸部交叉的道路修繕、驛站管理、郵遞事務統一歸屬為驛部。

 

監察院算是延續了大宋的制度,主管各種事務的監督檢查,並與大理寺、刑部組成三法司,對死刑、重大案件進行共同的複審核驗和監督。

 

九寺與唐宋變化不大,有主管音樂的太常寺、主管朝廷宴會的光祿寺、主管皇宮宿衛的衛尉寺、主管宗室的宗正寺、主管養馬的太僕寺、主管重大案件複審的大理寺、主管對外外交事務的鴻臚寺、主管農業、工業新技術推廣的司農寺,以及虞衡寺。

 

虞衡寺算是王倫“創新”的一個官職機構,是將原本屬於工部的虞部職能剝離,主要負責水利、山林水澤等事務。

 

王倫本打算新建一個水利部的,但眾臣都表示,水利這件事,實在不需要新設一部,王倫便退而求其次,改部為寺,又將一些相關度量衡標準的確定、核驗等事務也塞了進去。

 

於是大致的諸衙職司明確後,政事堂組建,由三省、九部、九寺、監察院,以及歸在門下省的度支司、從尚書省分出的通進司主官參與,對天下各種大事、政務進行集體討論。

 

此外樞密院仍舊延續,主要負責對外用兵、發動戰爭事宜,因此原本徵東大都督府的一部分權力,就移交還給了兵部。

 

涉及戰爭、用兵、以及與軍隊建設相關事務時,樞密院使有權出席政事堂,其餘事務樞密院使則只有旁聽權,沒有建言權。

 

王倫又重新釐定九品官階,將“吏”這一群體不再視為流外,而是視為流內佐官,雖然仍舊不定品級,但是可以通過諸部提出申請、禮部負責組織,參加考核,就可以升階為官。

 

王倫很清楚這麼做的後果,那就是新的漢朝“吏員”職位就此確定,官吏群體的數量必然暴增,但他必須要打開一條階級上升通道,畢竟在這個時代,通過科舉做官,引導百姓讀書的花費太高了,普通百姓也難以承受家中有一個脫產的專職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