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王氏高麗可稱“小霸”
梁山辦事最高效的機構,向來都是情報部門,因著王倫的重視,梁山的情報人員已經開始向關中、嶺南、蜀地進發了。
王倫嘴上辱罵高麗,鄙夷大宋朝“聯麗制遼”的政策,心裡對高麗卻很重視,畢竟涉及到打仗,而且對手還是一個與比大宋朝更早建立、在遼國旁邊生存下來的半島國家,總不能當作兒戲一般吧。
用了兩天時間,將梁山情報部門彙集的有關高麗的情報仔細讀了一遍,王倫心裡更加有了底氣。
唐朝時攻打高氏皇族的高句麗地方割據政權,經過唐太宗、高宗兩帝,已經在半島設立了安東都護府、熊津都督府等,管理高句麗舊地。
但彼時吐蕃王朝崛起,吸引了大唐的注意力,新羅國趁機攻奪前百濟舊地,於是新羅逐漸統一了半島。
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弓裔起兵造反,割據了新羅的一塊土地,獨立建國,仍稱高句麗,又相繼改國號摩震、泰封,而甄萱則起兵割據,建立了百濟政權,與新羅仍舊三國鼎立。
弓裔的臣子王建發動政變,殺弓裔,降服新羅,攻破後百濟,再次統一了三韓之地,國號定為高麗,是為王氏高麗政權。
但高句麗與高麗這兩個政權之間並沒有任何繼承關係,西漢武帝時滅箕子朝鮮,設朝鮮四郡,其中玄菟郡下轄高句麗、上殷臺、西蓋馬三縣,後來從屬於東胡族系的扶余人,就此在高句麗縣建立了政權,國號沿用地名。
高句麗的“高”,很明顯是指代方位,“句麗”則是當地土語,意思是“城”,所以“高句麗”可以理解為“山上之城”,而高句麗也的確有依山築城的廣泛習慣。
王氏高麗建國後,仍舊宣稱對高句麗有繼承關係,可笑的是,宋遼兩國竟然都默許了,甚至大宋朝的文人,也將王氏高麗視為高句麗的延續。
對此王倫很不理解,高句麗與高麗兩個政權,建立者的族系族源完全不同,甚至語言也有不同,文化習俗都受中原王朝影響,但彼此也各有不同,大宋朝的文人,不可能連這些明顯的區別都看不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