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叢中一回首 作品
第433章 張擇端修港口
制定了農書編纂的人選,王倫又開始忙碌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耕牛問題。
以大宋朝或者說中原王朝的體量,事關農業的生產資料,如耕牛、犁等,自然是很缺乏的。
王安石變法時留下的一個數據,清丈土地涉及的北方十個路,百姓大致上十戶才能共用一頭牛。
但是與土地被大量集中一樣,耕牛實際上也大量集中在少數大地主的手中。僅僅均分土地,對百姓而言還是不夠的,所以王倫要考慮耕牛的問題。
他首先強制性的要求大地主們交出部分耕牛的使用權,百姓租賃後要承擔一部分養牛的出料錢,同時徵東將軍府承擔一部分看病、青料,又給了耕牛所用者的部分稅賦減免。
但這些措施是治標不治本的,於是李俊又接到一個新任務:負責聯絡兩浙、福建乃至兩廣地區的商人,運送大量耕牛北上。
同時阮小五也有新任務,負責往北方尋找耕牛來源。於是徵東將軍府在濟州除了重辦朝廷的馬場外,又多了一處耕牛養育場。
青州、沂州等地的耕牛養育場,也紛紛以官辦的形式組建了起來。
濟州的馬場,王倫交給了段景住管理,常順則負責青州馬場,皇甫端負責耕牛場,兩位獸醫還要負責各自開辦一處小學堂,培養獸醫人才。
於是沈壽就被從青州派往密州,與李俊一起負責南牛北運的事務。沈壽的家庭情況,與方臘差不多,都算是大商人,他是婺州義烏縣人,老家離東陽縣不遠。
而東陽縣,在大宋朝當下,就是最有名的耕牛交易集市。
現如今的梁山佔據的根據地,兗州以萊蕪縣為中心,就形成了冶鐵、煤炭行業,青州則形成了草藥、印刷等行業,登州則以海貿而形成了諸多集中式的作坊產業。
梁山如今最不缺的,反而是驢。鄆、濟二州本就特產阿膠,故而就形成了北方規模很大的馬、驢集散地,這也是為何鮑旭的枯樹山、祝家莊、曾頭市都囤了不少馬匹、驢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