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疲兵與夜襲
高俅不曉軍事,但也不完全是個不知兵的人,他以蹴鞠為晉身手段,做到了殿前司都指揮使的高位,就是耳濡目染,對軍事也多多少少有了些瞭解。
況且殿前司裡,自然有通曉軍事的官員,故而高俅要求呼延灼三將領兵八千征剿梁山,倒也不是胡亂想出個兵力數目來的。
按照大宋朝的制度,樞密院掌兵籍、虎符,即朝廷軍官的升遷、調動、各州縣駐軍的調動,都必須經由樞密院下令。
而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合稱“三衙”,負責統領全國的禁軍、廂軍,即某支軍隊的駐地一旦確定,就由三衙指派軍官將領統管,不經樞密院的許可,是不得隨意離開駐地範圍的。
若遇戰事,則皇帝下詔,樞密院出令,三衙接令,調動軍隊,並由朝廷指定一位帥臣負責臨戰指揮。
這樣本朝的軍權就三分,文官體系的樞密院掌調兵權,武將體系的三衙掌統兵權,作戰指揮權則歸帥臣,且主要以文官為主將。
這一次征剿梁山泊,由於是剿匪,而且還是跨路調兵,兼之皇帝許可,故而呼延灼難得地得到了作戰指揮權。
只是京東路的官員和高俅那裡的情報有誤,只以為梁山泊這裡聚著五六千強徒,使呼延灼三將領兵八千,以往常朝廷剿匪的經驗,這兵力是足夠的了。
但實際上高俅的話裡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我知道天下領兵的將領,各州的軍官,甚至東京城的禁軍將領,就沒有一個是不吃空餉的,姑且按照五分之一的空餉計,你們三個最好把本州的兵馬全部都帶出來!
可惜他遇到了大宋朝少有的不怎麼吃空餉的一些軍官中的三人,又都是粗豪的性子,竟沒有聽出高俅話裡有話,只老老實實按照要求,各自分配了具體帶出的兵力,又留了部分士卒在營中看守。
按照本朝軍制,呼延灼領兵八千,其中如輔兵、輜重兵、後勤兵、炊事兵等非戰鬥人員,比例在五分之一左右,但呼延灼畢竟帶來了汝州的重裝騎兵,故而這個比例就提到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