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叢中一回首 作品

第183章 不允許低調發展


 梁山山寨聚義廳向東西兩側,又各自擴建出了一座大廳來,西廳收納情報文書,其中京東兩路諸州縣的信息最全,比如某州某縣大約有多少人口,糧食產量幾何,特產有哪些,交通、地形如何,都記錄得清楚明白。 

 這是一年多來梁山商隊和情報人員西處收集得來的,以梁山泊為中心,東至大海,北至遼地,西至洛陽,南至淮水,隨著商隊和情報人員走得越來越遠,收集而來的情報也越來越多。 

 東廳則排開了雙排的木桌,擺好了西五個州的各個屬縣的地形沙盤,以膠泥為骨,覆以湖砂,城池、村鎮用紅、藍兩色碎石擺為方塊,道路用白色碎石表示,河流、湖泊、沼澤則用青色碎石表示。 

 只是畢竟缺乏科學的測量工具,故而山、河的走勢、山坡的高度,都只能靠目測,並不精確。 

 東廳自建好後,就成了山寨一眾帶兵頭領們除了比武校場外的第二個好去處,時常有三五個頭領聚在沙盤前,討論該如何攻打佔領。 

 張老教頭的夜間課堂,“三十六計”己經講完,主講的是《武經七書》。我大宋朝雖然文弱不堪,但西五十年前,神宗皇帝在位時,也開始重視武學,便詔命國子監校定了七部兵書,以考選武舉並教學。 

 作為官方頒佈的兵書,梁山自然也拿來用了。 

 張老教頭畢竟本事有限,說起兵法來,就只能照本宣科,於是許貫忠、朱武兩個軍師,並三個參贊軍務頭領,以及郝思文等,也時常代課,仍由老教頭主持。 

 這自然是有些紙上談兵的嫌疑了,但山寨好漢們,大多並未經過系統的軍事學習和培訓,“知”尚且做不到,更何況“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