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慶功禮宴
不一會兒,康熙從御營裡闊步走出,大駕行至帳殿,氣勢非凡。理藩院官員引導著蒙古王公、臺吉跪迎,場面莊重而肅穆。待皇帝坐定後,眾人魚貫而入,按照既定的禮儀,坐於帳殿內各自固定的位置上。
其餘人則分列在帳殿外的蒙古包中,秩序井然。皇帝進茶,眾人起立,行一叩禮,以示對皇帝的尊敬。隨後皇帝賜茶,眾人再次行一叩禮,跪飲後入座。
接下來是進膳環節。魏珠手捧盛滿蒙古貢酒的酒爵,步履莊重地交給先期由皇帝指定的那位蒙古進爵人。本年的進爵人是喀喇沁郡王噶爾臧,他作為蒙古貴族的代表,手捧酒爵,行至御座前,恭敬地將酒爵交到皇帝手上,然後退回原位,叩首,眾人也隨之叩首,整個動作流暢而莊重。
康熙接過酒爵,微微頷首,以示對進爵人的讚許和對蒙古諸部的欣賞。他舉爵向在場的所有人致意,然後輕呷一口,隨後將酒爵遞還給侍膳人員。宴會的氛圍在這一刻達到了高潮,音樂響起,舞者入場,蒙古的歌舞與大清的禮樂交織在一起,實在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
瑪祿真的很欣賞這場宴會,眼不錯珠地看著這些,旁邊的榮妃和惠妃則不然,心思都在別處。
榮妃的目光在蒙古王公貴族裡那群女孩兒身上逡巡,她的三阿哥文治不錯,才情出眾,但武功方面卻欠奉,正需要一個蒙古的側妃人選來給他增加一些勢力。這宴會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她細緻觀察著每一位女孩兒的舉止和氣質,心中默默評估著她們的身份背景與三阿哥的匹配度。
惠妃呢則是看著自己的大兒子,還有前頭的太子,面上是慈愛的表情,桌子底下的帕子卻捏得死緊。自己的兒子明明是大清的長子,卻不得不屈居太子之下。若是以前,她心中也只是略有一些微詞。
可現在,太醫院集體領了死命令,自然盡心盡力,太子臉上已經沒有什麼痕跡了。可大阿哥的手卻包得嚴嚴實實,影響騎射是肯定了。更讓惠妃揪心的是,聽太醫的說法,這傷深入肌理,甚至寫字都可能會手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