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以後有時間了,還是要在京城各處拆遷的地方看看
從之前的談話中,很容易聽出來,老王在拆遷區,肯定是做“回收廢舊”物品生意的。
往後十多年,隨著房價上漲,拆遷區的增多,搞回收是一種比較自由、也比較賺錢的行業。
哪怕是小打小鬧的收購廢舊物品,也不會比一般上班族或者進廠打工的人,掙的工資低。
在跟他們閒聊時,黃蓄把剛才他倆沒喝的那瓶洋酒拿著好好看了一下,是一瓶“威士忌”。
酒瓶的酒標,除了兩張大長方形的英文標,其中還有一個是個“小圓標”,上面用漢字寫有說明。
比如說產地、酒精度,聯絡單位等信息。
產地是蘇格蘭,酒是43度的,沒寫保質期。
不用晃動瓶子,就能看見瓶底一些“絮狀”沉澱物。
他拿了個一次性的酒杯也嚐了下。
辛辣中帶著焦糊的味道兒,也蘊涵一些木頭的味道兒,反正感覺怪怪的。
跟國產白酒相比,入口的感覺有很大的不同,具體怎麼不同,只有嘗過後,才能體會深刻。
(酒肯定沒有變質,只是國人喝慣了白酒,不習慣洋酒的口感、味道兒而已。)
戴鴨舌帽的男人還提醒他,讓他一會兒要是買了酒,最好不要喝。
對於別人的善意提醒,他也說了感謝之類的話。
最後,黃蓄還問了老王,這邊有沒有收古玩的人過來買東西。
他說很少,基本上沒有,這個可能跟距離市區比較遠有關係。
畢竟太遠,那些搞古玩的人通常不會去。
再說這年頭,收古玩的人也是有限的,不像幾年後,隨著鑑寶節目的播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搞收藏。
另外,老王還把買酒的情況跟他說了。
這酒是一個在酒吧上班的人前幾年從酒吧帶回家的,據說之前開酒吧的老闆出了事情,跑路了。
拿不到工資,後來那些個在酒吧上班的人,就把庫存的酒都分了。
這人也分了不少酒,他把酒拿回家後,酒就一直放在家裡。
家人都不喝洋酒,放在角落,慢慢就放忘記了。
要不是拆遷,還記不起來有那些酒。
當然,賣給他酒的人,黃蓄猜測,肯定是家裡不清楚這些酒價值的人。
畢竟王老闆之前說了,他買這些酒,只花了300塊錢。
(其實在拆遷區,有很多住戶因為搬家,或者因為老一輩人的離世,不少價值大的物品被遺忘或者被無意中拋棄以及賤賣的不再少數。
畢竟現實生活是複雜的,有些你認為價值大的東西,在其他人眼中,一文不值,哪怕是家人。
加上一些人家裡條件本來就好,後人根本不缺錢,那些“過時”了的物品,搬遷時,整個房子的東西都不帶走的都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