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漢47
高橋通泰還有一段有趣的經歷:他於1948年加入日本共產黨,歷任日本共產黨東京都地方委員會書記、北海道地方委員會書記。他反對日本政府曾對中國及亞洲的侵略行徑,對於近幾年日本\"過去的戰爭不是侵略戰爭,是為了解放亞洲\"論調的抬頭,他公開表示:\"派軍隊到別國領土去的行為,本身就是侵略。無論以何種說法去解釋,都不能掩蓋其侵略的實質。\"1997年,高橋通泰在徐州一個漢文化會議上與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取得聯繫,參加了第三屆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被任命為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和中華劉氏宗親聯誼會永遠名譽會長。
高橋通泰曾說過,自己是不是劉邦後裔無關緊要,別人可以不信,他只是想通過自己尋根問祖的行為,讓人們知道:日本和中國有著緊密的血緣關係,過去曾經友好,後代也應該友好,要和平相處,避免戰爭。摺疊小冢齊任日本大通株式會社社長,中國電裝部品協同組合會長,河南省對外友好協會顧問、河南省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廳顧問以及河南省對外勞務合作廳業務顧問等職。小冢齊德高望重,在日本經濟屆頗有影響,多年來一直為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忙碌著。2006年,小冢齊繼在河南省社旗縣唐莊鄉\"海珍月季種植基地\"投資3000萬元之後,又擬在新縣建設汽車配件廠。
2000年,日本的小冢齊先生曾遊覽河南省焦作市。據小冢齊先生當時介紹,劉阿知、劉都賀的後裔人口數量龐大,所衍生出的姓氏數不勝數(據筆者查閱有關資料統計:日本外來姓氏中,源自中國的有137個之多,其中源自漢帝后裔的達47個,竟然超過了1\/3),其中不乏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界名流。日本部分文化遺存與焦作源流的對應點非常明顯,如日本的河內郡、都賀郡、山陽道等。日本河內地區前方後園形的合葬墓,比朝鮮半島金海地區出現的前方後圓墳早二三十年,源流對應不上。但到焦作漢獻帝陵一看,疑問就解決了。小冢齊先生第二次蒞焦時,特意帶來了赴日相關手續,同時他還建議焦作市有關機構在日本媒體上開闢宣傳專欄,並表示了投資意向。小冢齊先生說,如果條件具備,他將組織曾在道清鐵路工作過的同事來焦作探訪旅遊。
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一個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兩個歷史時期,中間被王莽新朝所隔。其中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歷經十三帝,共二百一十年;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傳十四帝,歷一百九十五年。
秦末陳勝吳廣農民大起義爆發後,沛縣(江蘇省徐州沛縣)泗水亭長劉邦聞訊反秦,和楚國項羽等聯兵滅掉秦朝後,又於楚漢相爭中擊敗項羽,於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劉邦離世後,朝政落入呂后手中十六年。漢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劉邦庶子劉恆即位為帝,並在此後近四十年間與其子漢景帝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開疆拓土、開闢絲綢道路,西漢國力達到鼎盛。此後又經歷了昭宣中興。漢宣帝離世後,西漢朝政開始為外戚掌控,國勢逐漸衰落。初始元年(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位稱帝,西漢滅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漢朝宗室旁支劉秀在王莽新朝滅亡後,打敗其他農民軍勢力,建立東漢。東漢初期以“柔道”治天下,致力於恢復生產,接連出現光武中興、明章之治的治世。而漢和帝主政時期(公元92年-公元106年),東漢擊敗匈奴,重開絲綢之路,國力達到鼎盛。但此後四十年間,東漢帝位更迭頻繁,朝政被宦官和外戚接連把持,引發黨錮[gu]之爭。東漢末年,各地割據稱雄,漢朝名存實亡。權臣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多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子曹丕代漢建魏,東漢滅亡。漢朝自此結束。
漢朝最為強盛時,疆域東起庫頁島,西到巴爾喀什湖及蔥嶺以西,北至貝加爾湖,南迄南海及越南。政治上三公職權持續削弱,東漢時設尚書檯為最高決策機構。皇帝有對軍隊有最高指揮權。法律上總體傾向輕刑慎罰。外交上擊敗了匈奴,與西域、東亞、南亞、歐洲都有往來。經濟上重農抑商,但商業較為繁榮。文化上獨尊儒術,出現了史學著作《史記》《漢書》,醫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文字學著作《說文解字》,數學專著《九章算術》,農學著作《泛勝之書》以及班昭的《女誡》等。東漢張衡還發明瞭渾天儀和地動儀。
國號
楚漢時期,因劉邦政權的都城在秦朝漢中郡之治所南鄭,轄漢中與巴蜀之地,被項羽政權封為“漢王”。加之“漢”寓意美好,劉邦建國後,將“漢”定為國號。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漢高帝劉邦的九世孫劉秀推翻王莽政權即位稱帝,因其是以恢復漢室為名建立的新王朝,新王朝也因此定國號為“漢”。為區分兩個漢朝,歷史上以它們都城所在位置作為標準,將劉邦所建立的漢朝稱為西漢,劉秀新王朝稱作東漢;又以建立王朝的順序作為標準,將西漢稱作前漢,將東漢稱為後漢。
劉邦建漢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以陳勝、吳廣為首的農民大起義爆發,六國遺民紛紛起義抗秦。在此之前,沛縣(江蘇省徐州沛縣)泗水亭長劉邦因為延誤押送役夫任務,被迫躲藏在芒碭山中。得知各地起義抗秦後,他在蕭何、曹參、樊噲等人幫助下,自稱“沛公”,集兵起義。同年六月,劉邦率部加入楚國世族項梁擁立的楚王熊心麾下,勢力日漸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