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漢22

 王皇后挑選了王政君等五人,乘太子來拜見宣帝時,叫人悄悄地問太子:“這幾個宮女怎麼樣?“太子由於思念司馬良娣,對她們一個也不感興趣,然而既是皇后派人詢問,只得勉強答道:“其中一個還可以吧。“當時王政君坐得離太子很近,又獨獨穿了一件與眾不同的、鑲著絳色邊緣的掖衣,那人以為是指她,就稟告了王皇后。王皇后立即令人將王政君送進太中,當上了太子妃,不久生下兒子劉驁,這就是後來的漢成帝。堂堂大漢王國的皇太子,能夠如此鍾情於一個“良娣“,令人頓生憐憫之情;而他最心愛的這個“良娣“卻又不幸早逝,使“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劉奭幾乎對所有美女都喪失了興趣,也是一種不幸。

 昭君出塞

 匈奴呼韓邪單于第三次入朝漢時向漢元帝求親,元帝以宮女王嬙配他為妻。王嬙,字昭君,西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南郡秭歸(今屬湖北)人。昭君雖然儀容雅麗,舉止端莊,但因未受皇帝封誥,所以在後宮的地位極其卑微,不受重視。如同當時絕大多數宮女一樣,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但當歷史提供機會時,她主動請行,自願遠嫁匈奴。在臨行前舉行的歡送儀式上,元帝見昭君丰容靚妝,光彩照人,顧影徘徊,竦動左右,不禁大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又不便失信,只得讓她隨呼韓邪出塞而去。昭君的事蹟在正史記載中僅有幾十個字,但在稗官野史中的記載卻非常多,而且更富於傳奇色彩。

 《西京雜記》中有這樣一段傳說:“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諸宮人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由於畫工毛延壽的卑劣行徑,誤了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離鄉,遠嫁異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家族成員

 父母父:漢宣帝劉詢。母:恭哀皇后許平君。后妃孝元皇后王政君,生漢成帝劉驁。昭儀傅氏(傅昭儀、定陶太后),生平都公主、定陶恭王劉康。昭儀馮媛(中山太后),生中山孝王劉興。婕妤衛氏(衛婕妤),生平陽公主。司馬良娣(元帝未登基時薨)。子女,子漢成帝劉驁,母王皇后。定陶恭王劉康,母傅昭儀。中山孝王劉興,母馮昭儀。女平都公主,母傅昭儀。平陽公主,母衛婕妤。潁邑公主。

 後世紀念

 渭陵位於咸陽城北5公里處渭城區周陵鄉新莊村,是漢元帝劉奭的陵寢。陵冢為覆鬥形,底部周長640米,高27.5米。陵西北500米處有王皇后墓。陵東北500米處有28座陪葬墓,排列有序,東西4行,每行7座,俗稱“二十八宿“。南邊一組陪葬墓原先可能有7座,又叫“七妃冢“。現存陪葬墓18座,主要陪葬者有王鳳、王莽妻和馮奉世等。1996年在陵北500米處出土了一批玉器文物,有玉馬、玉獅、 玉熊、玉辟邪、玉鷹和玉俑頭等。[]1956年,渭陵被公佈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渭陵北375米,有孝元王皇后合葬陵。

 漢成帝劉驁(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4月17日),字太孫,西漢第十二位皇帝(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漢元帝劉奭的兒子,母為王政君。愛讀經書,喜歡文辭,寬博謹慎。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四月冊立為太子。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即位,沉湎酒色,荒於政事,各地相繼爆發農民起義和鐵官徒起義。同時任由外戚專政,朝廷大政為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埋下了王莽篡漢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