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燕國曆代君主4
到了夜間,就點燃起桂樹的膏脂照明,這時突然有很多飛蛾口銜著火聚集到燕昭王宮中,火球變成了圓丘形的砂珠,燕昭王就把它們串成了玉佩。燕昭王登上離太陽最近的一座高臺上,得到了神鳥銜來的一顆寶珠,這寶珠能使人避開太陽的炎熱。後來西王母又三次降臨燕昭王的宮中。
而燕昭王忙於攻城略地,處理國事,沒有遵照甘需當初說的話去靜心修煉,王母就再也沒來過。甘需說:“西王母所設的酒宴,不是人世間的東西,那些玉酒金液,都是需要萬年的時間釀製用來供神仙享用的,燕昭王既然吃了,自然就得道了,只要虛心高潔的靜修,自然會保持長生的。”
後來甘需也昇天而去,三十三年後,燕昭王無病而死。他死後身體骨骼十分柔軟,身上散發出的香氣溢滿於宮中。燕昭王死後,他的兒子惠王作了國君。鞭打太子一天,燕國王宮裡的內侍和衛兵都在交頭接耳的議論,燕昭王為何一反常態,竟怒氣洶洶地把太子打了二十大板。
原來太子受了大夫騎劫的挑唆,向昭王進讒言,說大將樂毅費了三年工夫還打不下齊國的莒城和即墨兩個地方,是樂毅陰謀以恩德感化兩地的齊國百姓,等齊民真歸順了,樂毅便可當上齊王。
昭王始終認為樂毅是知己,一聽此話便蹦了起來,給太子一頓好揍,指著太子的鼻子罵他是個忘恩負義的畜牲,說:“先王的仇是誰給咱們報的?樂毅的功勞簡直沒法說,咱們把他當作恩人還不夠尊敬,你們還要說他的壞話!就是他真做了齊王,也是應該的。”昭王責打了太子後,立即派使者拿節杖去見樂毅,立樂毅為齊王。
樂毅十分感動,對天起誓,情願死也不接受封王的命令。此後,樂毅更加盡心盡力地為燕國效勞。在中國歷史上,大張旗鼓的招賢納士之舉,莫過於燕昭王高築黃金臺。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過一首五言詩頌揚這千古佳話:“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
據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高築黃金臺燕昭王為了廣招天下有才之士來幫助他興國復仇。他就詢問了大臣郭隗。郭隗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大王您如果真想招賢納才,不妨就從我身上做起,讓天下人都看到,像我這樣不才的人尚且收到您如此的尊重,何況那些德才大大超過我的人呢?
這樣國內外的賢才就會不遠千里向我國聚集了。”燕昭王按照郭隗的主意,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選擇了一個吉祥的日子,舉行隆重的儀式,恭恭敬敬地把郭隗請到新宮殿裡去住。燕王每天都要像學生請教老師那樣前去探望。
昭王還在沂水之濱,修築了一座高臺,用以招徠天下賢士。臺上放置了幾千兩黃金,作為贈送給賢士的進見禮。這座高臺便是著名的“黃金臺”。
燕惠王(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272年),姬姓,名不詳,燕昭王之子,戰國時期燕國國君,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72年在位。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燕惠王為太子時,與將軍樂毅有過節。
燕惠王即位後,因中齊國反間計,對樂毅有所猜忌,任用騎劫代任其職,樂毅逃亡趙國。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騎劫戰死,齊國收復全部失地。燕惠王責備樂毅逃到趙國,樂毅回致一封《報燕惠王書》。
公元前272年,燕惠王去世,其子燕武成王繼位。繼承王位燕惠王,姬姓,名不詳,是燕昭王之子。燕昭王在位時,將其立為太子。
燕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1]因忌兵敗燕惠王做太子時,對將軍樂毅有些不滿。燕惠王即位後,齊國將領田單得知燕惠王與樂毅之間有矛盾,就對燕國實施反間計,散佈謠言說:“齊國沒有被攻下的城邑只剩兩座,而所以沒有儘快地攻下來,
聽說是樂毅與燕國新即位的國君之間有些不和,樂毅斷斷續續用兵故意拖延時間且留在齊國,是準備在齊國稱王。齊國所害怕的,就是燕國派別的將領前來。”當時燕惠王本來就已經猜忌樂毅,又聽到齊國反間計的挑撥,就派騎劫代替樂毅擔任將領,並要召回樂毅。
樂毅心中知曉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懷好意,害怕自己回國後被殺,於是向西逃亡,投奔趙國。同年,田單與騎劫交戰,田單設計一系列騙局哄騙燕軍,並且憑藉即墨(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的兵力,以火牛陣在即墨城下大敗騎劫,騎劫戰死,燕軍退回燕國,田單輾轉追逐燕國敗兵。
田單向北直追到河上,因此收復齊國全部失地。田單從莒城迎接齊襄王,返回齊國都城臨淄。[
致歉樂毅
燕軍大敗後,燕惠王后悔用騎劫代替樂毅,因而慘遭兵敗將亡,喪失所得的齊國土地。同時,燕惠王怨恨樂毅投降趙國,害怕趙國任用樂毅,趁燕國無力之際前來攻打。
於是燕惠王便派人斥責樂毅,同時向他致歉,說:“先王把整個燕國委託給將軍,將軍為燕國戰敗齊國,替先王報了深仇大恨,天下沒有不震驚的,我哪有一天敢忘記將軍的功勞呢!正遇上先王離去,我本人初繼位,是左右的人耽誤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