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齊國曆代君主10
公元前391年,自立為齊君,放逐齊康公,建立田氏齊國。公元前386年,被周安王冊封為諸侯。公元前384年,田和卒、子田山繼位。[1]
關於他的生平,歷史記載是田莊子去世後,他的兒子太公田和繼承父位。田太公輔佐齊宣公。
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齊國奪取魯國的郕城。第二年,齊宣公與鄭國人在西城相會。齊國攻伐衛國,攻佔了貫丘。宣公五十一年(公元前405),齊宣公去世,田會在廩丘反叛。
齊宣公去世後,他的兒子康公貸即位。貸即位十四年,沉溺於酒色,不理政事。太公田和就把他遷到海濱,只給一座城做食邑,以便供給對其祖先的祭祀。
第二年,魯軍在平陸打敗齊軍。再過三年,齊太公田和與魏文侯在濁澤相會,請求成為諸侯。魏文侯就派使臣報告周天子和各國諸侯,請求立齊相田和為諸侯,周天子准許這一請求。
齊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於周朝正室,開始紀元年。齊侯太公田和在位二年去世,他的兒子桓公田午即位。齊廢公,本名田剡,《史記》未載他的生平。
《竹書紀年》稱:"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後十年,齊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可以知道田剡被田午所弒。
公元前374年田午即位為田齊桓公。在位起訖:公元前383年(戊戌年)-公元前375年。生卒年:公元前不詳-公元前375年。出生地: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
田剡,姒姓,田氏,名剡,諡號齊廢公,亦稱齊侯剡、田侯剡。中國諸侯爭霸時代齊國的第三十四任君王。他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權臣田和的兒子。
齊康公元年(丁丑,公元前404年),三晉伐齊,攻入齊長城。齊長城:西起防門(今山東肥城西北),東至琅邪入海,是利用堤防連結山脈逐步擴建而成.田和相齊宣公,宣公猶如傀儡。齊宣公死後,其子呂貸繼位,為齊康公。
齊康公十四年(庚寅,公元前391年),沉溺於酒色,不理政事齊康公被田剡的父親田和廢為庶人。齊康公十九年(乙未,公元前386年),田和又放逐齊康公於海濱,只給一座城做食邑,以便供給對其祖先的祭祀。田和自立為國君。
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齊康公二十一年(丁酉,公元前384年),田和死,其兒子田剡繼承齊國國君王位,為齊侯剡。
齊侯剡五年(壬寅,公元前379年),享年76歲的齊康公死,齊國姜氏為田氏取代,史稱"田氏代齊"。《史記》中並未記載他的生平,但《竹書紀年》中稱:"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
後十年,齊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我們從這段話中可以得知,田剡被田午所弒。齊侯剡九年(丙午,公元前375年),在位九年的齊侯剡死被其弟弟田午殺死,田午自立為王,是為田齊桓公。
齊桓公(公元前716-公元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華夏族(漢族),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最小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
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
桓公於公元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但其晚年昏庸,鮑叔牙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他選賢任能,改革齊政,使國富民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田午史稱田齊桓公,和上面齊桓公乃是兩人.。
齊威王(田因齊)在位起訖: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
生卒年:公元前不詳-公元前320年。出生地: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
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年號:(乙丑,公元前356年)。
田因齊,姓姒名因齊,諡號為齊威王。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第三十六任君王。他的祖父是田齊時代的首任王田和,他的父親是齊國第三十五任王田午。
齊桓公十八年(甲子,公元前357年),在位18年的齊桓公田午明明有病卻不肯承認,神醫扁鵲曾對他三次勸診而不願意醫治,結果一命嗚呼,因而也同“諱疾忌醫禪遲”、“病入膏肓”兩個成語一起被貽笑至今而後。
其死後,他的兒子田齊繼承王位,為齊威王。他在位37年,以善於納諫用能、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田齊初立時,見吳越兩國俱稱王,於是不甘居下,也便自稱為“齊王”。
齊威王元年(乙丑,公元前356年),齊威王即位伊始,《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他:“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於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
也就是說,齊威王剛即位時,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韓、魏、魯、趙等國都來入侵,出現了“諸侯並伐,國人不治”的局面。但是他能夠虛心納諫,立即振作起來,下定了“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決心。
首先從治吏入手,向他的左右瞭解地方管吏的政績情況,左右都說阿城(今山東陽穀縣東北)大夫是最好的,即墨(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大夫是最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