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齊國曆代君主1
齊管妾婧說他:“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於朝歌市,八十為天子師,九十而封於齊,由是觀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湯立以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觀之,賤可賤邪?
皋子生五歲而贊禹,由是觀之,少可少邪?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觀之,弱可弱邪?”
展喜說他是:“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
百里奚形容他:“昔呂尚年八十,釣於渭濱,文王載之以歸,拜為尚父,卒定周鼎。”
周靈王說他:“昔伯舅大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師保萬民,世胙大師,以表東海。王室之不壞,繄伯舅是賴。”
季札說他:“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
晏嬰說他:“使賢者常守之,則太公、桓公將常守之矣。”
他的個人作品,六韜《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
司馬遷在《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
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
《六韜》在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已翻譯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種文字。
齊丁公呂汲(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975年),姜姓,呂氏,名汲,也稱姜汲、崔汲。是齊太公呂望的長子,西周時期諸齊國第二代國君,公元前1014-公元前976年在位。
輔佐成王西周時期,周王室還是很有威嚴的,為了避免各諸侯國不聽命調遣,都需要各諸侯當權者或者其至親男子留在天子都成鎬京任職,實為"人質"。
在京服從君命,擔任重要官職,輔助天子統治諸侯,其國家並對天子有納貢賦與服役的義務。
武王死後周成王姬誦即位,成王年幼,周公和召公奔赴鎬京輔佐天子,令長子留封地守國。姜子牙則相反,留自己的第三子丘穆公鎮守齊國,而姜子牙則與長子呂汲一起到鎬京輔助周成王。
周成王姬誦的生母是呂汲的妹妹邑姜,因此呂汲還是周成王的舅舅。
周成王時期,受武王分封的商朝遺民武庚利用管叔、蔡叔對周公不滿,夥同周邊諸侯起兵反叛。呂汲領成王之命,隨周公東征,其父呂望響應西征,最終平定了"武庚之亂"。
摺疊輔佐康王成王的兒子周康王姬釗繼位之初,齊丁公以輔政大臣兼虎賁氏的身份,輔佐周康王。 呂汲像他的父親那樣為周王室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天子賞識。
周康王分魯、晉、衛、齊四位諸侯以珍寶之器,而同為朝臣的楚君熊繹卻無分。足見齊公在朝中地位之高。周康王六年,呂望病重,呂汲赴齊國繼任君位,留其子呂衡、呂季留在天子都城鎬京輔佐周康王。
去世傳國
周穆王元年,歷經成王、康王、昭王三朝的重臣呂汲,病重去世,由於其去世之日為"丁",周穆王便以商朝的禮儀諡法,尊其為"齊丁公"。
呂汲去世後,嫡長子呂季本該繼位,可呂季卻將國君之位讓給了自己的同母弟呂得,並且讓子孫離開營丘,搬到崔邑生活,自己則與庶兄呂衡二人,繼續留在周王室,輔佐周穆王,並被周穆王封為太傅,位列三公。
齊乙公呂得繼位後,與嫡兄呂季、庶兄呂衡,共勤王室,使得齊國在諸侯中的地位更加崇高。
代周滅唐
周成王即位後,齊國因管蔡作亂、淮夷叛周而此獲得征伐的機會,於是呂汲奉命征討唐國,這讓齊國在呂汲執政時成了政治上的大國。
東周晏嬰《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三》:"景公樹竹,令吏謹守之。公出,過之,有斬竹者焉,公以車逐,得而拘之,將加罪焉。
晏子入見,曰:'君亦聞吾先君丁公乎?'公曰:'何如?''晏子曰:'丁公伐曲沃,勝之,止其財,出其民。公日自蒞之,有輿死人以出者,公怪之,令吏視之,則其中金與玉焉。吏請殺其人,收其金玉。
公曰:'以兵降城,以眾圖財,不仁。且吾聞之,人君者,寬惠慈眾,不身傳誅。'令舍之。公曰:'善!'晏子退,公令出斬竹之囚。"
史料所述'曲沃'一帶,正是當初西周時期,周成王滅唐、成王"桐葉封弟"於唐叔虞的地望,而太原則是晉國後來的遷居之都。"及至周成王滅唐",周成王不過是發號施令者,真正的滅唐統帥乃是齊丁公呂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