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遼西通遼城
在這地勢平坦,只有矮小丘陵平緩起伏的地方,卻是一處險要所在,加上它位置極佳,正好位於老哈河和潢河交匯處,俯視著老哈河和潢河上游地區。
老哈河就是土河。
土河是老哈河上游主流。在西邊草原上,有十幾條不大的河流,匯入土河,集成了老哈河。
在捕兒兔山上,有一座修築一半的城堡。
外圍是木頭搭建的柵欄寨牆。裡面在砌牆,外用青磚,內夯泥土,已經修到三米高。
四門城樓初見雛形。
再裡面,哨樓、官署、倉庫、商鋪、住宅等建築整齊密佈,有的只看到地基,有的半截牆,有的開始封頂搭瓦。
數以千計的工匠民夫在城內各處忙碌著,數以千計的明軍士兵在外圍寨牆上巡哨值勤。
這就是通遼城,大明遼河河套鐵鏈計劃的重要節點之一。
為何叫通遼城?
潢河和老哈河在這裡彙集後,繼續向東流,是為西遼河。
城中街道上,有兩人頭戴頭盔,身穿輕甲,外罩衫袍,在慢慢走著。身後有十幾位軍校,牽著戰馬,不近不遠地跟著。
左邊個子偏高的是是遼東總兵李成梁,字汝契。左邊稍矮一點的是他的三弟李成材,字成武。
李成梁兄弟四人,他是長子。
二弟李成實字成龍、四弟李成林字成海,皆平庸之輩。只有李成材文韜武略,十分出眾,成為李成梁的得力幫手,只是現在被調到遼西鎮為參將。
“兄長,現在原遼東鎮被一分為二,遼東遼西兩鎮。你名為遼東鎮總兵官,卻帶著兵馬在遼西作戰,是為客將。
這樣安排,不合理吧。”
李成材輕聲抱怨道。
李成梁轉頭瞥了一眼身後跟著的扈從軍校,輕聲道:“少在這裡發牢騷!這軍令是從西苑出來的。”
“太子殿下的令旨啊。”
“你知道就好!”
李成材馬上繞開話題,“兄長,察哈爾部一股騎兵奔襲巴林城,遼西鎮總兵蕭文奎派副將董一奎率兵馳援,這會不會是圖們汗調虎離山之計?”
“什麼調虎離山之計?”
“現在薊州鎮在灤河三城聚集了四萬步軍,兩萬六千馬軍;在遼西聚集了五萬一千馬軍,兩萬七千步軍。廣寧、遼陽還有數萬預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