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
相反,這一百文錢被藏在地窖或收在府庫裡,放一年,一百文還是一百文,有促進交易,養活了多少人口嗎?
這一百文跟此前的一百文,都是一百文,差異在哪裡?”
趙貞吉和徐渭跟朱翊鈞待久了,日常討論和交流中經歷類似知識的薰陶,多少能想得明白。
海瑞卻是把腦子轉冒煙了。
聖賢書裡沒講過這玩意啊!
怎麼理解啊!
朱翊鈞又補充了一句:“剛才一百文錢,轉了七次手,等於七個人用一百文錢買到了各自所需要的東西。
那這一百文錢算下來,是不是一百文錢當成七百文錢用?”
海瑞的腦子已經冒煙了。
一百文錢轉七次,當成七百文錢花。
這樣算,對不對?
小小的一百文錢,還有這麼大的學問?
海瑞搜刮了腦子裡所有的知識,好像在《鹽鐵論》、《》裡有提到過類似的字眼,但是意思和跟世子提到的說法,相差甚遠。
世子是從哪裡聽到的這些學問?
趙貞吉?
徐文長?
看他們也是一臉震驚的樣子,好像也不是他們傳授的。
張叔大、李狀元還是潘時良?
又或者是世子天資聰慧,自己悟出來的?
那就真是不得了啊!
海瑞還在這裡腦補,徐渭開口道:“殿下,如此說來,你說的京師繁華,是畸形繁華,非常不正常,我倒是理解了。
只進不出,百萬軍民所花的錢糧,都是從南邊運過來的,不是像東南那樣,財富是自產以及貿易換回來的。”
“對!”朱翊鈞高興地說道。
不愧是一代奇才徐文長,很快就領悟到自己的意思。
徐渭也很高興,認為世子這些話,給他推開一扇新的窗戶,讓他看到完全不同的知識體系。
趙貞吉也很高興,他是做過地方官和戶部侍郎的人,對大明的財稅民生有切身的體會,把朱翊鈞的話與此前實際遇到的問題一對比,馬上在心裡碰撞出波瀾來。
趙貞吉問道:“殿下,那你覺得京畿該如何發展正常?”
朱翊鈞毫不遲疑地答道:“發展工業!”
回答之快,讓海瑞三人心裡一驚。
世子殿下早就胸有成竹了!
“殿下,如何發展工業?在哪裡發展?”
“煤礦、鍊鋼、製造和造船四大件,就在永平府開平衛、灤州,那裡有豐富的煤,也有豐富的鐵礦,還靠近京師和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