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總督海務大臣
定然會驚呼,嚴紹庭此刻所說的頭一策,可不就是滿滿的鷹醬外交做派。
而至於第二策和第三策,就是大宗期貨交易和以物易物的法子。
嘉靖卻是皺眉,面帶遲疑道:“朝廷派遣官員常駐海外諸國?此舉,我中原歷朝歷代可從未有過。”
嘉靖的話說的沒有錯。
雖然中原歷朝歷代都有官員出使,但卻從來都沒有常駐一地的事情。
嚴紹庭淡淡一笑:“但諸國卻有派遣使臣常駐我朝的事情,現如今還有不少番邦小國使臣待在京中。雖然我朝若是常駐使臣於海外諸國,但其形勢卻是不同的,這些官員需要掌握諸國情形,更需要配合我朝官民通商各地,而若是一國發生動亂,更需要儘快稟報朝廷,屆時我朝壯大的水師戰船便能立即抵達平息動亂,宣揚我朝王道仁義。”
熟不熟悉?
若是有後世人在場,肯定會狂點頭。
嚴紹庭的說法,那可是街邊孩童都見識過的。
不過。
似乎是想到了老道長的顧慮,在老道長尚未開口前。
嚴紹庭便已經搶先說道:“當然使臣安危最是重要,微臣諫言可從五軍都督府及軍中選拔識文斷字的有學之輩,再輔以徵辟待官生出海坐鎮一國,為我朝盛世效力。”
指望朝中那幫現有的官員們能作為使臣出國常駐一地?
那可是要了那幫人的命。
在這些人看來,誰成了要出國的使臣,那就是被皇帝發配流放的事實。
不!
比之發配流放還不如!
因為發配流放還可以在大明境內。
出國當使臣?
連大明在哪個方向都不知道!
但啟用五軍都督府和軍中的人就不一樣了。
這幫人說到底還是一個軍令如山的性子,更何況軍伍中人出鎮海外使臣,也能更好的維繫大明的利益。
畢竟,軍伍中人就算是識文斷字的有學之輩,那也多少都是個暴脾氣。
更何況。
嚴紹庭想了想,若是自己沒記錯的話,某一個時期其實也是大量的以軍中人充當使臣的。
嘉靖還在思量著這件事情的輕重緩急和利弊。
呂芳瞅了兩眼,便驚歎著開口道:“主子爺,這可是個好法子啊。若是讓咱們大明軍中之人出鎮諸國,最是能護著咱們大明出海通商的百姓了,咱們大明在外面的腰桿子也定是硬邦邦的!”
這話雖然看著是誇明軍。
但其實也是在告訴嘉靖,朝廷裡的文官出國常駐一地是個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嘉靖卻沒有立馬開口,而是罕見的面露鄭重,沉吟著思量當下這個問題。
嚴紹庭也不急切,反倒是好整以暇的扭頭看向旁邊還跪在地上的張居正。
原本在自己的計劃裡,這件事情還需要往後放。
因為還是那句老話。
攘外必先安內。
朝廷當下還有各種問題存在,遠沒有達到能上下一氣做這件事情的時候。
但既然張居正願意冒頭,那這個擔子不妨按在他肩上。
至於功勞?
只要這個法子是自己提出來的,而自己又是最懂這件事情究竟該如何操辦的人,那麼功勞就不會少了自己一份。
而張居正也看到了嚴紹庭正在盯著自己。
他的眼裡露出了一抹感激。
因為若是自己猜的沒錯,這件事嚴紹庭必然會舉薦給自己。
而他也從這件事情裡看到了另一個機會。
一旦這件事日後產生的利益足夠大,一旦那些出海擔當使臣的人到任回朝,必然是要受到重用的。
而這些人培養起來,遠比自己當下在朝中所有人眼皮子底下一點點的培養變法派,來的更加容易。
用海外的利益來倒逼朝廷變法革新。
瞬間。
張居正就明白了嚴紹庭的真正圖謀。
即便嚴紹庭沒有想到這一層,但自己卻看到了這個可能。
只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嘉靖卻是緩緩開口:“茲事體大,一旦朕今日允了你所諫此法,則朝廷必然要隨之更張,用以何人於此事,朝廷各部司如何權衡,朕……”
嘉靖不是傻子。
同樣看出了這件事其中所能帶來的利益和利弊。
可以說,自己一旦點頭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