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徐階也要攪風攪雨了
嚴府。
小夫妻兩在得到李時珍的保證之後,終於是齊齊的鬆了一口氣。
既然不是他們夫妻兩人的問題。
那就是時機未到。
老嚴頭想要老嚴家四世同堂的希望,也就能繼續進行下去,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而按照李時珍的說法。
其實晚一些更好。
畢竟子嗣綿延一事,還是得要有個好的身子骨。
除了給嚴紹庭開了一個安神的方子外,李時珍對陸文燕的叮囑就是當下一切都不需要改變,繼續保持就好。
這在嚴紹庭看來,就是要讓大妹子繼續做事,藉以鍛鍊身體。
陸文燕心滿意足的揚長而去。
大概是因為心頭那塊陰雲消散,如今這位已有誥命在身的老嚴家當家少夫人,竟然是罕見的要自己親自動手做幾道菜,用以款待李太醫。
而嚴紹庭則是陪著李時珍,趁著等待老嚴頭下衙回家的時辰,閒聊了起來。
“賓客的意思,是想要在昌平書院開一門醫術課?”
品著茶,李時珍笑著詢問了起來、
對於嚴家今日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李時珍很是滿意。
所謂醫者。
除了望聞問切病人病症,也能看一個人的秉性。
至少在李時珍看來,今日把過脈的這個嚴府年輕人,是個秉性純良的。
更不要說,對方提出來的這個建議了。
嚴紹庭點點頭:“先生有所不知,昌平書院尚未建設之初,本意便是為了能讓昌平百姓子弟日後能有一門安家度日的手藝。只是時運所致,得聶老先生三人垂青,書院才有了聖賢經學課業。只不過,書院設立之初的本意,卻從未更改過。”
李時珍面帶疑惑:“只是這醫道……”
“先生之慮,晚輩明白。醫道浩瀚,非自幼學習不可成才,醫理藥理更是有無數前人積攢,非有天賦者難以進學。”
嚴紹庭緩緩說出李時珍的顧慮。
但他想要的卻是另一回事。
既然這一次老嚴頭能讓胡宗憲出面,將李時珍給請到京師,自己豈能這麼輕易就讓李時珍這等人物離開?
怎麼也得給老李留在昌平,為其養老送終。
自己可是相當敬老愛幼的!
李時珍笑著點頭:“賓客所思,欲為昌平子弟多些手藝,自是功德無量。而如今昌平,老朽入京之際,也多有耳聞,此地於賓客之手,已成首善之地,民風淳樸。老朽非是藏拙不願傾囊相授,而是醫道如賓客所言,艱難無比。”
其實。
若不是自己對昌平有所耳聞,光是胡宗憲的邀請,自己就當真願意給前頭那麼些年被天下人唾棄的嚴黨看病?
嚴紹庭卻是伸出雙手,在面前畫了一個圈。
“先生有所不知,晚輩想要在昌平書院開的醫術,非是先生所想的那些,而是另一種方式和效果。”
在知道李時珍要進京之後,嚴紹庭就專門去太醫院逛了一圈。
然後才知道。
所謂外科手術,所謂的解刨醫治,當下就有一套已經成熟的理論和工具。
類似於後世的手術鉗、手術刀之類的東西,更是琳琅滿目(有出土可自行查找)。
在李時珍疑惑而又好奇的目光中。
嚴紹庭笑著說:“晚輩所想的,是先生能否在昌平書院,授業醫道之急救與外傷之術。”
隨著他這話一出口。
李時珍也果然是醫道聖手,當即挑眉道:“賓客要用於軍陣之上?”
見李時珍立馬就能反應過來。
嚴紹庭當即拱手回答:“確實如先生所言,晚輩是想要整理出一套可行之法,能用於軍陣急救。諸如將士四肢外傷,以及體表傷口,能快速止血縫合並加以消毒防止發炎化膿。”
其實戰場上的傷亡,更多的都是戰爭之後產生的。
戰場上,立時死亡的將士只是少數。
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受了傷而無法得到充分醫治,在戰爭結束後因為種種原因而一步步走向死亡。
即便不死。
可能也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傷口而落下殘疾。
只是不經意間,他卻是將一個個新鮮的名詞脫口而出。
李時珍眼神中,更是漸漸多了幾分重視。
他更是心中驚歎,自己這一趟回京,看來還有更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