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嚴紹庭:不信你們問張知府
方才嚴紹庭說刑部尚書潘恩不會算術,該去昌平書院進修一回。
現在這個張守直便立馬就反擊了過來。
但也不等嚴紹庭開口。
張守直便開口道:“二十四兩生絲,折絹一匹。一萬零九百七十四斤三兩生絲,可折絹八千七百七十九匹。與乙巳改科,朝廷規定歙縣補齊夏稅生絲的八千七百八十匹,基本一致,可見這筆賬就該是落在歙縣一縣。”
兩筆賬。
竟然在張守直的言語之下,完美的重合了!
然而。
張守直現在並沒有說完話。
他緊接著又說道:“陛下,臣還特意查閱太祖高皇帝時期,徽州府六縣情形。歙縣轄下登瀛、明德、仁禮、永豐、孝悌等鄉,國初本就有大量桑園,生產生絲。而徽州府其餘五縣,則自古從來並無桑園,更無生產桑絲。
朝廷制定稅課,坐取徽州府人丁絲絹八千七百八十匹,雖為明說乃是坐取徽州府歙縣。但以國初乙巳改科之時而論,唯有歙縣種桑產絲,加之《大明會典》之規定,這人丁絲絹稅課坐取徽州府,實則也就是坐取歙縣。”
《大明會典》當初的編寫原則就是,在直隸,言府而不言縣;在各布政司,則言省而不言府。
如果樣樣都具體到府縣,那怕是這座萬壽宮大殿,都裝不下整本《大明會典》了。
歙縣的賬是對上了。
而且國初的時候,整個徽州府就只有歙縣種桑產絲。
這補收夏稅絲絹八千七百八十匹。
那自然就該是歙縣一縣承擔。
這就是光祿寺卿張守直的論點。
而且。
幾乎是完美無缺的。
但。
只是幾乎。
在眾人就以為,嚴紹庭要輸下陣來,徽州府這筆人丁絲絹稅課,依舊繼續維持現狀的時候。
嚴紹庭動了。
大殿內。
徐階側目看向動了一下的嚴紹庭,眉心不由一緊。
自己今天雖然到現在什麼話都沒有說。
但不論是嚴訥、潘恩,還是大理寺卿遲鳳翔,或者現在已經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光祿寺卿張守直。
他們光靠自己,能找到這麼完善的資料嘛?
顯然是不可能的。
自己不說話。
只是因為同樣直到現在,嚴嵩、高拱、袁煒三人也沒有說話。
光是眼下的局面。
還沒有到需要自己上場的時刻。
在徐階側目觀察審視嚴紹庭的時候。
袁煒卻在盯著徐階。
朝廷裡改革與否,其實對他而言並不重要。
自己的根底是在西苑,而現在由高拱領銜的整飭吏治,又是以吏部為重。
自己只要通過郭樸抓好這件事情。
那麼完全就不需要再理會別的差事。
嚴紹庭若是能辯論過,讓人再也挑不出毛病,那自己順水推舟的附議一下,不過是取一個人情。
若是嚴紹庭無法辯論過其他人,自己也沒有必要得罪了剛剛返回內閣不久的徐階。
至於此刻的高拱呢?
瞧著眼前這亂糟糟的一片。
高拱只覺得,朝廷整飭吏治的力度,必須要再一次加大。
朝堂之上都能為了一筆不過六千多兩銀子的稅課,爭論至此,放眼大明兩京一十三省豈不是要永遠都
在爭鬥之中。
必須要整飭吏治。
狠狠地整飭!
動了一下的嚴紹庭,面露笑容的看向光祿寺卿張守直。
“張寺卿是不是還要說……”
張守直眉頭一挑:“本官還要說什麼?”
嚴紹庭笑笑:“張寺卿既然查閱了《大明會典》且知曉這麼多,肯定也知道乙巳改科之前,歙縣產麥一萬九千六百三十二石,產米一萬七千六百八十八石;婺源產麥八千三百一十五石,產米八千三百一十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