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大刀砍向大明官
於是斃刑杖者,屍積城隍廟後,可築京觀。
民謠曰:八百冤魂朝上界,三千黎庶散他鄉。
是時冤死豈止八百。
入其境內,百里無煙。
嚴紹庭卻繼續說道:“此亦只是尋常年景,或會有之景象。而若一旦地生災荒,官員依舊為賦役完欠而考課。
則必然會是舊額未完,新餉已催;新徵甫畢,舊逋又下,額內難緩,額外復急。村無吠犬,尚敲催呼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樸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常聞鬼哭。”
哪怕老道長已經同意了要先民生為考,嚴紹庭依舊在著重複述著整頓吏治,若以賦役完欠為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很是不厭其煩的樣子。
嘉靖見狀,亦是抬手開口道:“朝廷若開整頓吏治,地方官無民生為先,而以賦役完欠先,嚴苛百姓者,斬!”
說完之後。
嘉靖目光幽幽的看向嚴紹庭。
朕都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你小子也該說正題了吧。
嚴紹庭抬頭看向老道長:“陛下會這樣降旨?”
嘉靖一瞪眼。
這小子竟然還懷疑自己。
他沉著臉道:“君無戲言!”
嚴紹庭拱手頷首,終於是開口道:“臣查太祖洪武皇帝伊始,至本朝《大明會典》等,請奏陛下,而今若開整頓吏治,有事四考課之。
“一考有司今後考課,必書農桑學校百業之績,田地復耕、開闢、招攬流民、立淳樸民風為首,違者降罰。
“二考凡六部都察院遇各章奏,或題奉明旨,或覆奏欽依,轉行各該衙門,具先酌量道里遠近,事情緩急,立定程期,置立文薄存照,每月終註銷。
“三考各部司衙門需持兩本考成簿冊,一本送科註銷,一本送內閣查考。該科照冊內前件逐一附薄候查,下月陸續完銷。
“四考撫按官奏行事理,有稽遲延閣考,該部舉之;若部院註銷文冊,有容隱欺蔽者,科臣舉之;六科繳本具奏,有容隱欺蔽者,內閣舉之。
“以天下民生為先,而已賦役完欠次之,責令朝堂內外上下文武百官、各司衙門,年初預事,歲有核算,季有考課,年有總算。
“民生有缺則嚴懲,賦役有缺查明懲之。
“如此,本朝吏治必將清明,而民生興旺,則自富於民,民福則無需追繳賦役,百姓自之願繳,則朝廷不至每歲拖欠積攢愈多。
臣不才年少,狂言胡語,只思上報皇恩,撫黎庶,陛下聖明,自可明鑑。”
說完之後。
嚴紹庭便合手摸摸退回到老嚴頭身邊。
他說的這四考,其實基本和張居正的考成法差不多。
但卻又比老張多了一條更為核心的根本性問題。
即。
國家政令,吏治整頓,一切都是為了黎庶百姓。
但面對老道長這位皇帝,又不能直接說是完全為了黎庶百姓。還得要補上一句,黎庶百姓日子過好了,手裡有錢有糧,自然就願意繳納賦稅,那麼朝廷和老道長這個皇帝口袋裡的錢糧自然也就會多起來。
這就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事情。
天知道老張當初為什麼就沒有想到這一點。
脫離了百姓的改革,能成功才怪。
有了民生百業為先,考成法才算是真
正完善的,也能從此有個跟腳。
萬壽宮大殿內。
眾人寂靜無聲。
就連嚴訥、潘恩、楊博三人,也皺眉沉吟思量。
朝廷要開整頓吏治的事情,如今看來大概是要成真了。
三人現在思考的只是,一旦朝廷開始依照嚴紹庭所言的開始考課整頓吏治,那麼會帶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