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 作品

第793章 明察暗訪醫療領域

  老媽媽一臉欣喜的說:“說什麼胡話,不吃藥才是最好。王書記是大好人,心裡頭想著咱們老百姓!如果真能報銷那麼多,你就能輕鬆些,不用打兩份工了,媽拖累你了!”

  “媽,看您說的,還不是為了我們幾個,您才落下一身病,無論如何,我都會把您的病徹底治好,讓您享清福!”

  夜已深,醫保局大樓燈火通明,單位的業務人員還在加班加點的研究政策、方案,局長馬明專門定了夜宵犒勞幹部們,說道:“辛苦大家了,王書記催的急,10天之內必須把初稿拿出來!”

  “局長,您就放心吧,幹這活一點都不覺得累,醫療新政能從大家手裡搞出來,那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才叫為人民服務,幹這工作我們有勁!誰敢保證不得病?就算咱們吃財政的都受不了大病,更何況老百姓,醫療新政一出,能造福多少家庭呀!”

  “是呀,局長,誰沒個頭疼腦熱的?一家老小,一年省出來的醫療費用,做什麼不香?您放心,我們一定讓方案力臻完美!”

  忽然聽到門口傳來了拍手聲,大家抬頭一看,竟然是市委書記王鴻濤,身後還跟著兩人,提著滿滿兩袋子東西。

  王鴻濤笑著說:“下班的時候看見你們燈亮著,估計是在加班,就送點吃的。剛才這位同志說的好,我們制定政策,就是要從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大多數老百姓受益。一些地方制定政策時常出現‘不接地氣’的情況,導致‘不易操作’‘不合時宜’的政策頻頻出現,有的政策‘短命’,有的盲目‘畫餅’,有的完全淪為‘空文’……這些政策都飽受基層幹部群眾詬病。

  政策的生命在於執行和落實,避免陷入‘萬分正確、十分無用’的尷尬境地。如果只是‘紙上談兵’,不因地制宜、因事而異,起不到效果,沒有實際意義,這樣的政策不要也罷。

  好的政策既要‘十分正確’,亦需‘萬分有用’,標準就是為群眾增添獲得感和幸福感。好政策從何而來?肯定不是坐在辦公室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到基層,去一線傾聽幹部群眾的聲音,彙集他們的所期所盼,多一些腳下粘泥的走訪、調查研究得來。

  政策制定必須‘問計於基層,求教於實踐’,這樣的政策生命力才能旺盛。”

  局長馬明帶頭鼓掌,恭維道:“書記,您的指示太及時!神州縣的免費醫療、銀州醫改都是您親自操刀制定的政策,這方面您是絕對的權威,還請書記經常知道醫保局的工作,讓長安醫改新政真正能落到實處,惠及千家萬戶!”

  “馬局長,下週一去銀州考察學習,你選一些業務骨幹,去銀州實地看看,可能你們會收穫良多!”

  第二天,王鴻濤沒有去單位,而是帶著陳劍飛和市紀委副書記杜龍去醫院明察暗訪,親自去看看醫療行業存在的問題。

  到了市人民醫院,王鴻濤戴上了墨鏡,說道:“先去收費那看看,我看過一份材料,有部分患者到衛生院藥房買零售藥都是‘自費’,並未納入醫保賬戶報銷。而這些零售藥品一旦披上‘馬甲’,就變身成了‘公費’。本應給居民報銷入賬的所謂‘自費零售藥’,成了某些人借用他人名義套取醫保補助資金的‘盤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