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閒談科舉路(二更合一,271萬營養液...)
封建王朝需要讀書人做官,皇帝和讀書人本就是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的關係,不能真的敵對。
敵對後,誰來治國?
贏小政所思考出的解決方法主要有兩點。
思想統一必不可少。思想統一就必須學術統一,這樣以師徒關係為基礎的學閥就不可能避免。
贏小政認為,首先要以秦國官方的名義,增加地方上學院學府的投入,沖淡師徒授業的"恩情"。
投入地方上學院學府投入時,官方應該多印刷認可的註釋經書,禁止民間私自印刷經書。這樣民間傳播的經書,都是官方認可的思想,即使不焚書,也能讓不合他意的思想慢慢消亡。
做到這一點後,贏小政認為,還要輔以更廣闊的秦王直接選拔人才的渠道。
現在學院、學府、學宮三級考試和推薦,教授者的權力太大,容易形成朱襄所說的"門生""故吏"。若是從第一級考試就直接官方考試選拔,並輪換評閱的考官,也能進一步削弱"推舉恩情"。
朱襄笑著嘆了口氣。
嬴小政兩點措施都是從"恩情"入手,將授業和推舉時師徒的"恩",換成國君對官吏賞賜,這便是後世科舉制推行的原因了。
不過科舉制並非這一個作用。
世人所誤解的"隋煬帝首開科舉"其實是錯誤的。
隋文帝廢九品中正制,開分科考試製度,設明經科和秀才科。隋煬帝只是增設了進士科。
隋朝想要參加考試,必須有五品以上官員推舉,不允許自行參考,其實本質上是將魏晉的九品中正制變回漢朝的察舉制。
"科舉"的重要特點是"投牒自舉",這個制度在唐朝才形成。
不過這並不是說隋朝的分科考試製度就沒有進步意義。飯不是最後一口才吃飽,沒有隋文帝開設分科考試,就沒有唐允許"投牒自舉"。
經過隋文帝分科考試後,地方豪強不能通過推舉在當地當官,而是被分配到遠離家鄉範圍的地方生根發芽。就像是漢朝的推恩令一樣,將在地方上根深蒂固的世家豪強一點一點瓦解。
當那些世家豪強的大樹被拆解後,科舉制才從"推舉考試"變成可以"投牒自舉",明牌考試變成糊名考試,考官定乾坤變成殿試定乾坤。
隋文帝的分科考試不是科舉,但也確實可以說是有科舉首創之功。
已經從始皇崽成長成始皇少年的嬴小政,不愧他千古一帝的名聲,一步就跨到了真正的糊名投牒自舉上了。
朱襄看完之後,看向嬴小政的下裳,眼神十分古怪。
嬴小政不由自主並住腿:"舅父,你看什麼!"
朱襄慢條斯理道:"我看你步子跨得太大,會不會扯著你的小蛋蛋。"
贏小政怒道:"我蛋蛋不小......不是,舅父你在說什麼?能不能直說,別拐彎抹角!"
正當佈景板旁聽的白起差點把嘴裡的枸杞紅棗茶噴出來。
朱襄微笑道:"我就是字面意思啊。"
朱襄彈了彈嬴小政的文稿,道:"你確實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但你有沒有想過阻力?"
贏小政皺眉道:"有阻力,我......"
"砍了便是?"朱襄颳了一下贏小政的眉間,讓嬴小政的眉頭舒展開,"政兒啊,治國只需要砍掉不服從你的人就行了嗎?原來這麼簡單嗎?那趙王想殺了我,是不是也是很正確的治國之道?"
嬴小政立刻道:"這不一樣!"
朱襄道:"好吧,不拿我作比較。你看秦國雖說公子無功不能封爵,但秦國宗室實際上也是被秦國養著,哪怕與你血緣關係隔了好幾代,幾乎沒見過面。你能說不給錢就不給錢嗎?"
贏小政再次皺眉,當朱襄又要伸手的時候趕緊鬆開眉頭:"不能。"
"你不是很懂嗎?"朱襄笑道,"你看,你君父雖已經取消"客卿"之名,但重用你荀翁和兩位伯父的時候,朝堂中其他高官都是入秦國好幾代的人。從咸陽學宮選拔時,也以秦國本地士子為主。是因為你君父瞧不起六國人,怕混入奸細嗎?"
嬴小政想了想,緩慢搖頭,但沒有說話。他心裡隱約知道了什麼,卻不想承認,因為承認了會很不開心。
但治國之道,和國君願不願意沒關係。
朱襄道:"我曾經和你說過,現在國家的結構就是一座錐形塔。國君在最頂端,被人瞧不起的庶民是基礎,中間就是士人。國君想要坐穩塔尖的位置......"
朱襄在桌上畫圖。
"國君常常會忽視最底層的庶民,因為最底層就算挖空一點,整座塔也不會立刻崩塌。但如果無視底層,當塔基動搖的時候,這座塔就已經不可能被修補,只能作廢了。"
"國君地位穩固最直觀的影響,便是從塔尖依次往下數,離國君位置越近,越容易動搖國君的地位。"
"世卿勳貴、故地士人,便是離國君最近的塔層。"
"政兒,你想換掉離你最近的塔層,只能先加固一部分後,取出極小的一部分,這樣一點一點地換,塔才不會傾倒。"
"若你直接大開大合,塔層是換了,塔也倒了。"朱襄像是開玩笑,當只有他知道,他說的是實話,"不過你若這樣做,對天下人而言也沒什麼太大的壞處,不過是後人在你的基礎上再起一座更堅固的新塔。只是你國君位置沒了而已,還是很划算。"
"划算個頭啊!"贏小政氣得小臉漲紅,把朱襄手中的文稿一搶,轉身就跑,邊跑邊喊,"舅父你等著!我絕對會寫出更完美的功課!"
他身後被朱襄的話嚇得想把耳朵捂住的侍從趕緊跟著離開。
朱襄嘆氣:"我都說不是功課......這孩子怎麼老是自己給自己增加功課。"
白起都忍不住翻白眼了:"你都教導為君馭下之道了,還說不是給太子的功課。"
朱襄愣了一會兒,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還真是!"
科舉不就是封建皇帝的為君馭下之道嗎!
白起也一愣,然後扶額苦笑。
朱襄"閒聊"時,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驚世駭俗之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