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秦王妃的前世今生
徐達決定不與王保保正面硬碰,誘敵深入,在河北保安州埋伏大量精銳,伏擊王保保,趁著王保保剛剛安營紮寨,立足未穩,突然發動襲擊,正在帳中看書的王保保只來得及穿上一隻靴子,只帶著十八個護衛逃跑,顧不上替他人。
此戰徐達完勝,報了湯和潰敗之仇,王保保幾乎全軍覆沒。
這一戰徐達不僅活捉了四萬多俘虜,還得到了王保保沒來得及穿的一隻靴子,以及活捉了王保保貌美如花的妹妹觀音奴。
徐達把王保保的那隻靴子用匣子裝好,和觀音奴一起作為戰利品派人送到京城應天,朱元璋喜出望外。
觀音奴被送到應天后,並沒有屈服,但朱元璋保持了很好的耐心,不僅沒有給她任何為難,還給她一座院子好吃好喝地供養,因為朱元璋想要的不是她,而是她的哥哥王保保,朱元璋最想得到的是王保保,這個可以和徐達一較高下的軍事奇才。
朱元璋怕王保保和北元小朝廷再次抱團,他需要給王保保一個保證,彰顯自己的誠意,希望王保保能夠歸降大明,和徐達一道橫掃北元,完成最終的大一統王朝。
於是朱元璋想到觀音奴,讓她成為自己的兒媳婦。
太子朱標已經成婚,而次子朱樉剛滿十五歲,到了弱冠之年,於是,朱元璋便冊封觀音奴為秦王妃,觀音奴比朱樉大幾歲,但這並不妨礙朱元璋的決定。
當時已成弱冠少年的朱樉很喜歡衛國公鄧愈的女兒,在朱元璋尚未決定將觀音奴嫁給朱樉之前,朱元璋本也有意讓衛國公鄧愈的女兒鄧氏來做自己的次子媳婦,但為了招降王保保,只能犧牲次子的婚姻。
這一更改徹底改變了這三個人的命運。
朱元璋將觀音奴冊封為秦王正妃,反而將鄧氏冊封為秦王側妃,這讓朱樉十分不滿,為了父親的政治企圖,讓自己成為政治的犧牲品,自此性格開始改變。
觀音奴得知朱元璋要將自己嫁給他的次兒子朱樉,抗拒不答應,以種種理由推搪,說她的外公阿魯溫(察罕帖木兒的父親)剛去世不到三個月,她若在熱孝之中出嫁,是為不孝,還有就是婚姻大事向來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的父母雖然不在了,但長兄如父,需要得到兄長同意後方能出嫁。
最後一個理由根本不可能做得到,王保保怎麼可能同意自己被俘的妹妹嫁給終結他們蒙古王朝的敵人為妻,觀音奴想利用這點讓朱元璋不下這樣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