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 作品
第171章 趙先生大才
這話讓英華聽的老臉一紅。
聽著怎麼像是在諷刺清廷,諷刺滿人呢?
無論如何,兩人相談甚歡。
英華不但答應自己跟著走一趟,還承諾幫忙聯繫其它社會階層參與進來。
最後,離開的時候,劉佳慧對他說:“斂之先生,鹿崗鎮慈善會不是平白讓大家辛苦,至少差旅費是一定有的,管吃管住。”
英華趕忙擺手:“既然是做慈善事業,怎麼能只讓你們掏錢呢?實不相瞞,在下也有意慈善,想在香山辦一個孤兒院。”
聞言,劉佳慧莞爾一笑:“斂之先生不必推辭,這是鹿崗鎮慈善會的規矩,否則長此以往,若邀請到拮据的人,會讓人家為難的。
另外,斂之先生想創辦香山孤兒院,若有經濟上的困難,可以向鹿崗鎮慈善會申請資金援助,但錢財流向一定會受到監督。”
待劉佳慧離開。
英華馬上拿出紙筆,奮筆疾書,撰寫最新的新聞通稿。
此時他文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很快寫完,交給編輯:“這則通稿立刻插進下一期報紙,這種好人好事一定要報道!”
……
這不巧了麼,新一期《大公報》馬上要付梓刊印,他才寫完的文章立即就上了報,在天津散播。
《大公報》:先有鹿崗鎮保險隊守土盡功,後有鹿崗鎮慈善會十萬火急趕赴香港救災。而各地官府頹敗叢生,揮霍甚夥。裁減賑濟經費,以挪為他用,比之飲鴆,尤為危險。更有甚者,截留賑災之款以盈私庫。國家庫款萬絀,外債日多,險象日現,幾瀕於危……
英華也並非誇大其詞,這幾年連年災禍不斷,堪比元末和明末的天災人禍,讓清廷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風調雨順的時候,那些生在百姓中的蛀蟲吸血,或許造成的影響不大。
但現在還那麼幹,卻加劇了各地的反抗,起義屢屢失敗,可起義又如野火燎原春風一吹便又生。
鹿崗鎮慈善會前往港島賑災的新聞見報,很受社會各界關注。
尤其英華詳細的說明了鹿崗鎮慈善會合理而先進的結構和制度。
其實這些制度一點也不新鮮,每個國家都會設立監督機構。
但能把這些制度,歸納總結後,用在商業或者非盈利性質機構中,鹿崗鎮慈善會算是開了先河。
比如現在的商人,可能也懂得這些道理,也能做到行之有效的管理幾十數百人。
但有這種能力的,一般都是靠著自己才能上位,人走茶涼,人亡政息。
慈善會完善的制度卻保證了鐵打的慈善會,流水的兵。
誰來都是這個規矩,照辦就行。
這效率就高了不止一籌。
在很多撰稿人大受啟發,想要引而申之的時候,趙傳薪一行人已然乘船南下。
一路無話,到了上海。
劉寶貴,劉佳慧,高麗等一干人,帶著英華這些社會各界的人士乘坐客船。
趙傳薪則乘坐載著糧食的貨船。
有了天津的前車之鑑,他擔心跟著他其他人會遭受無妄之災。
下了船以後,英華總算如願以償,見到了趙傳薪的真身。
他上前兩步:“趙先生,久仰大名了,沒想到你這般年輕。”
上下打量,果然一表人才!
只能說,他對趙傳薪的瞭解還是過於片面。
待得劉佳慧介紹以後,趙傳薪和英華握了握手:“幸會幸會,有時候我也苦惱自己怎麼就不會變老呢?
斂之先生也很年輕,看上去一點也不像五十歲的人。”
英華破防:“趙先生,我今年才三十九歲!”
這讓趙傳薪很尷尬,他訕笑:“一樣,都一樣的,不要在乎這些細節。”
英華很無語。
這和他預想中的見面場景,非常不一樣。
面前這年輕人,看著吊兒郎當的,皮囊不錯,氣質卻不像好人呢?
鹿崗鎮諸人自然知道趙傳薪就這性格,無論到哪或者面對誰,他就是他,怕是這輩子也改不掉了。
於是劉佳慧牽頭,趕緊和英華說話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等出了港口走了一段路,輪到趙傳薪懵了。
一個老太太噗通一下給他跪下,重重地磕了一個頭!
聽著怎麼像是在諷刺清廷,諷刺滿人呢?
無論如何,兩人相談甚歡。
英華不但答應自己跟著走一趟,還承諾幫忙聯繫其它社會階層參與進來。
最後,離開的時候,劉佳慧對他說:“斂之先生,鹿崗鎮慈善會不是平白讓大家辛苦,至少差旅費是一定有的,管吃管住。”
英華趕忙擺手:“既然是做慈善事業,怎麼能只讓你們掏錢呢?實不相瞞,在下也有意慈善,想在香山辦一個孤兒院。”
聞言,劉佳慧莞爾一笑:“斂之先生不必推辭,這是鹿崗鎮慈善會的規矩,否則長此以往,若邀請到拮据的人,會讓人家為難的。
另外,斂之先生想創辦香山孤兒院,若有經濟上的困難,可以向鹿崗鎮慈善會申請資金援助,但錢財流向一定會受到監督。”
待劉佳慧離開。
英華馬上拿出紙筆,奮筆疾書,撰寫最新的新聞通稿。
此時他文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很快寫完,交給編輯:“這則通稿立刻插進下一期報紙,這種好人好事一定要報道!”
……
這不巧了麼,新一期《大公報》馬上要付梓刊印,他才寫完的文章立即就上了報,在天津散播。
《大公報》:先有鹿崗鎮保險隊守土盡功,後有鹿崗鎮慈善會十萬火急趕赴香港救災。而各地官府頹敗叢生,揮霍甚夥。裁減賑濟經費,以挪為他用,比之飲鴆,尤為危險。更有甚者,截留賑災之款以盈私庫。國家庫款萬絀,外債日多,險象日現,幾瀕於危……
英華也並非誇大其詞,這幾年連年災禍不斷,堪比元末和明末的天災人禍,讓清廷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風調雨順的時候,那些生在百姓中的蛀蟲吸血,或許造成的影響不大。
但現在還那麼幹,卻加劇了各地的反抗,起義屢屢失敗,可起義又如野火燎原春風一吹便又生。
鹿崗鎮慈善會前往港島賑災的新聞見報,很受社會各界關注。
尤其英華詳細的說明了鹿崗鎮慈善會合理而先進的結構和制度。
其實這些制度一點也不新鮮,每個國家都會設立監督機構。
但能把這些制度,歸納總結後,用在商業或者非盈利性質機構中,鹿崗鎮慈善會算是開了先河。
比如現在的商人,可能也懂得這些道理,也能做到行之有效的管理幾十數百人。
但有這種能力的,一般都是靠著自己才能上位,人走茶涼,人亡政息。
慈善會完善的制度卻保證了鐵打的慈善會,流水的兵。
誰來都是這個規矩,照辦就行。
這效率就高了不止一籌。
在很多撰稿人大受啟發,想要引而申之的時候,趙傳薪一行人已然乘船南下。
一路無話,到了上海。
劉寶貴,劉佳慧,高麗等一干人,帶著英華這些社會各界的人士乘坐客船。
趙傳薪則乘坐載著糧食的貨船。
有了天津的前車之鑑,他擔心跟著他其他人會遭受無妄之災。
下了船以後,英華總算如願以償,見到了趙傳薪的真身。
他上前兩步:“趙先生,久仰大名了,沒想到你這般年輕。”
上下打量,果然一表人才!
只能說,他對趙傳薪的瞭解還是過於片面。
待得劉佳慧介紹以後,趙傳薪和英華握了握手:“幸會幸會,有時候我也苦惱自己怎麼就不會變老呢?
斂之先生也很年輕,看上去一點也不像五十歲的人。”
英華破防:“趙先生,我今年才三十九歲!”
這讓趙傳薪很尷尬,他訕笑:“一樣,都一樣的,不要在乎這些細節。”
英華很無語。
這和他預想中的見面場景,非常不一樣。
面前這年輕人,看著吊兒郎當的,皮囊不錯,氣質卻不像好人呢?
鹿崗鎮諸人自然知道趙傳薪就這性格,無論到哪或者面對誰,他就是他,怕是這輩子也改不掉了。
於是劉佳慧牽頭,趕緊和英華說話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等出了港口走了一段路,輪到趙傳薪懵了。
一個老太太噗通一下給他跪下,重重地磕了一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