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聽完這個力工的敘說,陸明珠忙問: "各個公社和生產大隊的情況可好?有沒有做好防洪抗災的準備?自古以來都有久旱必澇的說法。"

    忍不住再三重複。

    真的,能多救一個人,她都覺得重複是有必要的。

    這個力工連連點頭: “做了,做了,社員們都齊心合力地挖渠築堤,能挖多深就挖多深,能築多高就築多高,還用上了水泥呢!我們這兒在上面領導的規劃下,挖了幾條特別寬特別深的引流河,通往大海,各個縣市挖的深溝則匯聚到引流河中,用上了您捐贈的許多防洪抗災設備。雖然領導也說了,事到臨頭未必能管用,但我們覺得準備總比不準備來得強。”

    遇到這麼盡心盡力的領導,再加上不缺糧食,大家都很擁護他。

    領導也說了,這些工程不是白乾的,若是僥倖沒有洪災降臨,當地百姓也可以靠這些水庫蓄水,在乾旱時用來灌溉莊稼。

    陸明珠覺得那個領導很可能是章朔,點頭道:“沒錯,不打無準備之仗嘛!咱們就是存著一個以防萬一的心思。無災無害是最好了,咱們求之不得,恨不得以後年年風調雨順,但萬一出現洪澇災害,咱們有所準備,自然能減輕不少損失。設備夠用嗎?"

    “夠夠夠!除了您,還有好幾個好心人捐東西,就是之前捐糧食的那些,都是您的家人。”力工回答得鏗鏘有力,接著說: “您捐的救生圈救生衣和橡皮艇之類,上面也分發給各個公社一部分,並在各個公社組建民兵團,說是一旦暴雨不斷,可以直接啟動防洪抗災的行動。見上面這麼重視,我們都往高地走,靠山的把糧食搬上山,派人日夜看著,沒山的就想辦法堆個高堤,到時候好躲在上面。而且,家家戶戶今年都種了很多葫蘆。”

    “種葫蘆幹嘛?”好好好奇地問了一句。

    力工看著這個和陸明珠很像的小姑娘,笑道: “葫蘆輕巧,落在水裡能帶得人浮起來,我們每個人都給自己準備一大串葫蘆,葫蘆種子還是領導從其他地方找來的。不止葫蘆,家家戶戶還準備了木筏、木盆、木板和竹排,老的少的都學游泳。說起來,還得感謝那位親自下鄉的領導,他經常宣傳相關知識,在過去數年中也帶著大夥兒修建水利工程。當時衝著一口糧食,人人都賣力幹活,生怕不高興就不給我們糧食,我覺得就算是洪水來了我們也不怕。"

    原來章朔早就搞以工代

    賑的事了!

    陸明珠暗暗點頭, "做得很好,讓人敬佩,讓我覺得我們沒有幫錯人。是光你們一個省呢?還是其他地方都這樣?"

    “據說旱情比較嚴重的北方地區都這麼幹。”力工回答。

    好好問道: "為什麼沒有南方?"

    力工耐心地解釋道: “領導說,北方乾旱少雨河流少,一旦發生暴雨,很容易導致溝滿河平,無處可洩,自然成了災,而南方河流多,不是靠著長江黃河就是靠著海,很容易把水引流出去,而不是蓄積在一起。”

    “是有這麼個說法。”陸明珠非常佩服章朔的應變能力。

    力工一笑, "原來您也這麼想,那就更好了,說明我們的準備不是白費工夫。領導說,您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在您的幫助下,我們肯定能渡過難關。"

    說到這兒,他見陸明珠額角微微冒汗,趕緊賠罪: “這麼熱的天,還讓您和您的家人站著聽我說一大段話,真是罪該萬死!您請,您請,恐怕現在已經有人報信了,您可要在天津多停留幾日,讓大夥兒好好地謝謝您。"

    事實確實如她所料。

    陸明珠和家人還沒離開碼頭,來迎他們的幹部已經到了。安排了轎車給他們乘坐,安排了卡車給他們拉行李。真是前所未有的待遇。

    陸明珠立刻把一家之主推出來。

    謝君顥輕輕搖了下頭,上前和來人寒暄,作為謝氏長春集團的當家人,以陸明珠名義捐獻過百萬噸的糧食,他也有底氣如此。

    "謝謝,謝謝,感謝各位同志的傾力相助。"來人眼含熱淚。

    真的,難以描述。

    發生旱災時,他心裡當時就是一個咯噔。只要有心,都知道農村是個什麼情況,不知道的無非是不用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