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零五章 他們圍坐篝火
陳平安立即以心聲問道:“小陌,如果我來搭建此符的框架,你能用劍意填充脈絡嗎?”
小陌搖頭道:“我是符籙這行的門外漢,幫不上忙,毫釐之差失之千里,就算是返回浩然,能夠沉下心來,在道場內反覆推衍,估計還是隻會白白消磨公子寶貴的修道光陰。”筆趣庫
看了眼白景,小陌不情不願說道:“可能換成白景來當公子的幫手會更好。”
陳平安只得就此作罷。
青年修士瞬間進入疊陣內,“陳山主,暫時由換我來住持這座大陣,你準備那記後手。”
除了要靠疊陣來徹底扭轉蠻荒天下的船頭,強迫其步入一條符靈鋪設的“正軌”,還需要這位年輕隱官祭出關鍵的擋路一劍,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陳平安點點頭。
三山九侯先生問道:“知道如何出劍嗎?”
陳平安答道:“晚輩勉強為之。”
鄭居中聞言,笑容玩味起來。
三山九侯先生明顯察覺到鄭居中的異樣,以心聲問道:“鄭先生有話要說?”
鄭居中笑道:“無話可說。”
原先疊陣之於那條寬闊籙河,只是恰似水上一葉浮萍而已。
在陳平安交出大陣運轉的主導權後,三山九侯先生坐鎮其中,身後瞬間浮現出一尊不輸禮聖的符籙法相,整座疊陣規模隨之水漲船高,所有道場,剎那之間擴張無數倍,卻不是那種稀釋,而是絲毫不減這些次一等真跡道場的凝練程度。
白景咧嘴而笑,哈了一聲,然後給出一句不偏不倚的公道評價,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陳平安置若罔聞,只是將心神散出真身,在飛劍籠中雀天地的邊緣地界遠眺,只見三山九侯先生這尊由無數符籙組成的法相,氣象萬千,根根筋骨由山字符積累而成,諸多龍脈蜿蜒千里,條條脈絡由水字符匯聚而起,幾座天下歷史上所有大瀆都可以在此看到水道,脖頸之上一顆頭顱,腦海之內的景象,宛如璀璨星辰,卻非符籙於玄那條合道所在的銀河,好似是由無數座不知名星宿環旋累加。
大道之大,匪夷所思,超乎想象。
事關重大,這位青年修士不得不再次提醒陳平安,“我只是住持大陣,你才是大陣本身,我只能是儘量幫抵消蠻荒天下對疊陣的衝擊,你等到真正難以為繼之時,不用苦苦支撐,只管收回兩把飛劍,留有餘力,保證能夠遞出那一劍。”
在三山九侯先生看來,陳平安既是這座恢弘疊陣的起源,同時又是這座大陣的短板所在。
只是他無法苛求一個歲數才是不惑之年、尤其是道齡還不到三十的年輕練氣士。
說實話,即便是眼光高如三山九侯先生,陳平安能夠做到這一步,就已經相當不易了。
其實先前與禮聖進行演算,還有與陳平安差不多的八位浩然候補人選,其中劍修有三,比如就有北俱蘆洲太徽劍宗的齊景龍。
或數人,或九人合力等諸多選擇,各種組合方式總計多達百餘種。
最終結論,竟然還是單獨選出陳平安一人。
不是風險與利益都很大的那些選擇,就是一個相對最“無錯”的選擇。
陳平安點點頭,“我不會打腫臉充胖子,肯定會量力而為。”
青年修士從袖中摸出兩張青紫符籙,交給陳平安,介紹起符籙的用途:“一張用來定住魂魄,一張可以穩固肉身,可以同時使用,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祭出雙符,一定要注意時機,不可衝動行事,一旦過早使用這兩張符籙,人之真身連同魂魄,渾如砥柱紮根於洪水中央,就像一位純粹武夫被施展定身符,只能打不還手,下場如何,只需看那胡塗就知道了,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最好是撤掉疊陣後,你立即拿來養傷,用以穩定道心和肉身,免得魂魄流散真身外,傷及大道根本。”
陳平安小心翼翼收起那兩張價值連城的保命符,若是用不好,可就是送命符了。
整座蠻荒天下在那條籙河之內航行,禮聖法相已經從背靠“渡船”的姿勢,換成雙手推動船尾。
禮聖法相整個後背都被蠻荒大道消磨成了漆黑的虛無之地,這種肉眼可見的大道損耗,大到不可估量,對於任何一位飛昇境甚至是十四境修士來說,恐怕都會不由自主感到絕望。
三山九侯先生兩張摺紙而成的筌字符,與那把由聖賢本命字彙聚成的金色圓鏡,保證這艘渡船務必行駛在籙河之內。
那尊作為三山九侯先生身邊“侍女”的符籙真靈,她在籙河盡頭,負責鋪設出一條新路,已經在天外虛空搭建出一條長達數百萬裡的符道。
新路與青道偏離,這就出現了一條清晰可見的圓弧。
而陳平安他們的疊陣就剛好位於弧頂之外。
如一座重甲步卒大陣抵禦一支精銳騎軍鑿陣。
“渡船”與之對撞之後,瞬間撕裂開籠中雀天地的一個口子,然後緩緩嵌入疊陣之內。
天外頓時響起一陣陣如鋒刃緩緩劃割琉璃的刺耳聲響。
便是如無名氏和離垢這般遠遠賞景的局外人,都有點頭皮發麻。
無名氏趕緊灌了口酒壓壓驚,打了個激靈,嘖嘖道:“看著就有點疼,別說扛著的人了。”
離垢看了眼那個年輕隱官,身形小如芥子,盤腿坐在劍陣天地的“天幕”處,暫時看不出絲毫表情變化,凝神屏氣,不動如山。
無名氏笑道:“眉頭都不皺一下,年紀輕輕的,確是條漢子,看來我們陳隱官這個止境武夫的體魄,很牢靠啊,就是不知是誰教的拳,如此可觀。”
同樣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個無名氏,說得就要比胡塗順耳中聽多了。
坐鎮小天地日月中的符籙於玄和純陽道人,開始分別縫補那個窟窿,防止船頭過快擠破天地更多屏障。
一座蠻荒天下,一座疊陣,如兩枚籙河中的流丸,前者滾走迅速,後者靜止不動,且大小懸殊,兩者接觸之地,如磨盤互碾。
鄭居中輕輕點頭,疊陣的堅韌程度,比預期要好上幾分。
其實文廟那邊肯定是做好最壞打算的,就是他們一行人在天外攔不住這條渡船,最終兩座天下撞在一起。
那麼浩然天下對於那處撞擊點的選擇,就很有意思了,鄭居中猜測文廟的選擇,會是……那座中土文廟。
屆時頂替陳平安這個位置的人選,就是那位身在文廟地界就相當於一位十四境修士的經生熹平。
浩然天下,中土文廟。
一個老秀才揪鬚更揪心,站在一座涼亭臺階頂部,實在不忍心再看天外景象,急急收回視線,轉頭與身邊一位儒生模樣的老朋友說道:“熹平老哥,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那麼湧泉之恩可不能滴水相報啊,千千萬萬不能如此!”
經生熹平無奈道:“此事如何計較,文廟自有說法。”
若是較真,陳平安好像至今也沒有求到文廟的地方。
老秀才一聽就不樂意了,跺腳道:“只論事不論心,世道江河日下,如何能夠滿街是聖人?!何況你我,我們都是讀書人啊!”
經生熹平愈發無奈,“我是怎麼個情況,你又不是不知情,由不得我不公事公辦,必須照規矩走。”
受限於身份,經生熹平確實無法與誰談什麼私誼。即便身在文廟,卻不參加議事。
老秀才其實也不圖經生熹平什麼,就只是為了分心,閒扯幾句有的沒的,免得自己像個不經事的愣頭青。
走入涼亭,剛剛落座,便像火燒屁股一般,又站起身,只是忍住沒有挪步走向亭邊原地,伸長脖子瞧了瞧外邊。
不還是像那熱鍋上轉圈的螞蟻。
老秀才開始嘀嘀咕咕,碎碎唸叨,就像個喝悶酒的人在桌邊說醉話。
讀了百千萬聖賢書,可不能只拉出一坨屎來。
俗子拉屎撒尿,還能施肥田地,心術不正的讀書人,拉了屎,狗都不叼。
偶爾,美好的事,辛苦的人,會讓鐵石心腸者,心軟一下。
修道之士,性命之延續,高低長短,在於留下世道痕跡之深淺。
經生熹平便坐在一旁默默聽著,習慣就好。
一座疊陣,開始逐漸崩碎,那些斷折飛劍如滂沱大雨落在天地間。
於玄坐鎮的填金峰已經徹底消散,鄭居中的琉璃閣也分崩離析,轟然炸開,景象絢爛,流光溢彩。
一座蠻荒天下以極其細微的幅度,撥轉船頭,緩緩偏移向那條由符籙真靈鋪設出來的軌跡。
禮聖法相伸出一隻手,替疊陣抵消掉一部分衝勁,緊貼“渡船”牆壁的法相一側臉頰,被蠻荒天下消磨掉出大半。
陳平安始終閉目,懸空坐定,單手貼住腹部,掌心朝上,一手握拳撐在膝蓋上,渾身骨骼有金石顫鳴,流淌出金色的流火。
住持大陣運轉的三山九侯先生,稍稍放心幾分,不斷調整大陣諸多細微處,不再如先前那般束手束腳,能夠更大程度發揮這座疊陣威勢。
因為那位年輕隱官做成了一件出人意料的舉動,真身如山嶽,雖然魂魄如山中萬花共同燃燒,化作一股股流火浩浩蕩蕩流瀉至山腳,所幸這些分頭行事的溪澗,除了在山腳形成一座座深潭、池水,緊接著匯聚成一條環山之河,隨後又有水床枯涸的小半數溪澗呈現出爬山之勢,竟然開始逆流而上,復歸山中各大“氣府”,最終這副如火人身,形成了一個趨於穩定、變得井然有序的自我循環。
疊陣之一的七十二候大陣,亦是不堪重負,作為陣法樞紐的七十二枚印章陸續崩裂。
純陽道人單手托起一輪大日,重重一推,再雙指併攏作劍訣,敕令背後長劍,一把法劍鏗鏘出鞘作龍鳴,卻是化作一條扭曲繩索如牽日,呂喦一個身形擰轉再掄起胳膊,直接將那輪冉冉升起的大日,被拖拽畫出一個巨大圓弧,拋向籠中雀被渡船擠碎的巨大缺漏處,道法劍術兼具的這一手神通,火候恰到好處,只見去勢洶洶昇天而起的一輪輝煌大日,在途中演化為一件攤放開來的金色法衣,此後一根長劍繩索,如牽連起千百顆驕陽,層層疊疊,依次攀高,直至天幕,紛紛化作件件法衣阻攔下蠻荒天下擴大缺口的跡象。
於玄為了配合這輪大日的所行“天位”,便駕馭兩儀陣中的那輪明月墜底落地。
呂喦轉頭看了眼陳平安。
陳平安微微挺直腰桿幾分,以心聲道:“不打緊。”
光是呂喦和於玄的這一手,就等於是將陳平安的天魂和地魂拉扯成一條繃直的長線,如一根獨木,撐起搖搖欲墜的籠中雀天地。
小陌搖頭道:“我是符籙這行的門外漢,幫不上忙,毫釐之差失之千里,就算是返回浩然,能夠沉下心來,在道場內反覆推衍,估計還是隻會白白消磨公子寶貴的修道光陰。”筆趣庫
看了眼白景,小陌不情不願說道:“可能換成白景來當公子的幫手會更好。”
陳平安只得就此作罷。
青年修士瞬間進入疊陣內,“陳山主,暫時由換我來住持這座大陣,你準備那記後手。”
除了要靠疊陣來徹底扭轉蠻荒天下的船頭,強迫其步入一條符靈鋪設的“正軌”,還需要這位年輕隱官祭出關鍵的擋路一劍,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陳平安點點頭。
三山九侯先生問道:“知道如何出劍嗎?”
陳平安答道:“晚輩勉強為之。”
鄭居中聞言,笑容玩味起來。
三山九侯先生明顯察覺到鄭居中的異樣,以心聲問道:“鄭先生有話要說?”
鄭居中笑道:“無話可說。”
原先疊陣之於那條寬闊籙河,只是恰似水上一葉浮萍而已。
在陳平安交出大陣運轉的主導權後,三山九侯先生坐鎮其中,身後瞬間浮現出一尊不輸禮聖的符籙法相,整座疊陣規模隨之水漲船高,所有道場,剎那之間擴張無數倍,卻不是那種稀釋,而是絲毫不減這些次一等真跡道場的凝練程度。
白景咧嘴而笑,哈了一聲,然後給出一句不偏不倚的公道評價,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陳平安置若罔聞,只是將心神散出真身,在飛劍籠中雀天地的邊緣地界遠眺,只見三山九侯先生這尊由無數符籙組成的法相,氣象萬千,根根筋骨由山字符積累而成,諸多龍脈蜿蜒千里,條條脈絡由水字符匯聚而起,幾座天下歷史上所有大瀆都可以在此看到水道,脖頸之上一顆頭顱,腦海之內的景象,宛如璀璨星辰,卻非符籙於玄那條合道所在的銀河,好似是由無數座不知名星宿環旋累加。
大道之大,匪夷所思,超乎想象。
事關重大,這位青年修士不得不再次提醒陳平安,“我只是住持大陣,你才是大陣本身,我只能是儘量幫抵消蠻荒天下對疊陣的衝擊,你等到真正難以為繼之時,不用苦苦支撐,只管收回兩把飛劍,留有餘力,保證能夠遞出那一劍。”
在三山九侯先生看來,陳平安既是這座恢弘疊陣的起源,同時又是這座大陣的短板所在。
只是他無法苛求一個歲數才是不惑之年、尤其是道齡還不到三十的年輕練氣士。
說實話,即便是眼光高如三山九侯先生,陳平安能夠做到這一步,就已經相當不易了。
其實先前與禮聖進行演算,還有與陳平安差不多的八位浩然候補人選,其中劍修有三,比如就有北俱蘆洲太徽劍宗的齊景龍。
或數人,或九人合力等諸多選擇,各種組合方式總計多達百餘種。
最終結論,竟然還是單獨選出陳平安一人。
不是風險與利益都很大的那些選擇,就是一個相對最“無錯”的選擇。
陳平安點點頭,“我不會打腫臉充胖子,肯定會量力而為。”
青年修士從袖中摸出兩張青紫符籙,交給陳平安,介紹起符籙的用途:“一張用來定住魂魄,一張可以穩固肉身,可以同時使用,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祭出雙符,一定要注意時機,不可衝動行事,一旦過早使用這兩張符籙,人之真身連同魂魄,渾如砥柱紮根於洪水中央,就像一位純粹武夫被施展定身符,只能打不還手,下場如何,只需看那胡塗就知道了,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最好是撤掉疊陣後,你立即拿來養傷,用以穩定道心和肉身,免得魂魄流散真身外,傷及大道根本。”
陳平安小心翼翼收起那兩張價值連城的保命符,若是用不好,可就是送命符了。
整座蠻荒天下在那條籙河之內航行,禮聖法相已經從背靠“渡船”的姿勢,換成雙手推動船尾。
禮聖法相整個後背都被蠻荒大道消磨成了漆黑的虛無之地,這種肉眼可見的大道損耗,大到不可估量,對於任何一位飛昇境甚至是十四境修士來說,恐怕都會不由自主感到絕望。
三山九侯先生兩張摺紙而成的筌字符,與那把由聖賢本命字彙聚成的金色圓鏡,保證這艘渡船務必行駛在籙河之內。
那尊作為三山九侯先生身邊“侍女”的符籙真靈,她在籙河盡頭,負責鋪設出一條新路,已經在天外虛空搭建出一條長達數百萬裡的符道。
新路與青道偏離,這就出現了一條清晰可見的圓弧。
而陳平安他們的疊陣就剛好位於弧頂之外。
如一座重甲步卒大陣抵禦一支精銳騎軍鑿陣。
“渡船”與之對撞之後,瞬間撕裂開籠中雀天地的一個口子,然後緩緩嵌入疊陣之內。
天外頓時響起一陣陣如鋒刃緩緩劃割琉璃的刺耳聲響。
便是如無名氏和離垢這般遠遠賞景的局外人,都有點頭皮發麻。
無名氏趕緊灌了口酒壓壓驚,打了個激靈,嘖嘖道:“看著就有點疼,別說扛著的人了。”
離垢看了眼那個年輕隱官,身形小如芥子,盤腿坐在劍陣天地的“天幕”處,暫時看不出絲毫表情變化,凝神屏氣,不動如山。
無名氏笑道:“眉頭都不皺一下,年紀輕輕的,確是條漢子,看來我們陳隱官這個止境武夫的體魄,很牢靠啊,就是不知是誰教的拳,如此可觀。”
同樣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個無名氏,說得就要比胡塗順耳中聽多了。
坐鎮小天地日月中的符籙於玄和純陽道人,開始分別縫補那個窟窿,防止船頭過快擠破天地更多屏障。
一座蠻荒天下,一座疊陣,如兩枚籙河中的流丸,前者滾走迅速,後者靜止不動,且大小懸殊,兩者接觸之地,如磨盤互碾。
鄭居中輕輕點頭,疊陣的堅韌程度,比預期要好上幾分。
其實文廟那邊肯定是做好最壞打算的,就是他們一行人在天外攔不住這條渡船,最終兩座天下撞在一起。
那麼浩然天下對於那處撞擊點的選擇,就很有意思了,鄭居中猜測文廟的選擇,會是……那座中土文廟。
屆時頂替陳平安這個位置的人選,就是那位身在文廟地界就相當於一位十四境修士的經生熹平。
浩然天下,中土文廟。
一個老秀才揪鬚更揪心,站在一座涼亭臺階頂部,實在不忍心再看天外景象,急急收回視線,轉頭與身邊一位儒生模樣的老朋友說道:“熹平老哥,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那麼湧泉之恩可不能滴水相報啊,千千萬萬不能如此!”
經生熹平無奈道:“此事如何計較,文廟自有說法。”
若是較真,陳平安好像至今也沒有求到文廟的地方。
老秀才一聽就不樂意了,跺腳道:“只論事不論心,世道江河日下,如何能夠滿街是聖人?!何況你我,我們都是讀書人啊!”
經生熹平愈發無奈,“我是怎麼個情況,你又不是不知情,由不得我不公事公辦,必須照規矩走。”
受限於身份,經生熹平確實無法與誰談什麼私誼。即便身在文廟,卻不參加議事。
老秀才其實也不圖經生熹平什麼,就只是為了分心,閒扯幾句有的沒的,免得自己像個不經事的愣頭青。
走入涼亭,剛剛落座,便像火燒屁股一般,又站起身,只是忍住沒有挪步走向亭邊原地,伸長脖子瞧了瞧外邊。
不還是像那熱鍋上轉圈的螞蟻。
老秀才開始嘀嘀咕咕,碎碎唸叨,就像個喝悶酒的人在桌邊說醉話。
讀了百千萬聖賢書,可不能只拉出一坨屎來。
俗子拉屎撒尿,還能施肥田地,心術不正的讀書人,拉了屎,狗都不叼。
偶爾,美好的事,辛苦的人,會讓鐵石心腸者,心軟一下。
修道之士,性命之延續,高低長短,在於留下世道痕跡之深淺。
經生熹平便坐在一旁默默聽著,習慣就好。
一座疊陣,開始逐漸崩碎,那些斷折飛劍如滂沱大雨落在天地間。
於玄坐鎮的填金峰已經徹底消散,鄭居中的琉璃閣也分崩離析,轟然炸開,景象絢爛,流光溢彩。
一座蠻荒天下以極其細微的幅度,撥轉船頭,緩緩偏移向那條由符籙真靈鋪設出來的軌跡。
禮聖法相伸出一隻手,替疊陣抵消掉一部分衝勁,緊貼“渡船”牆壁的法相一側臉頰,被蠻荒天下消磨掉出大半。
陳平安始終閉目,懸空坐定,單手貼住腹部,掌心朝上,一手握拳撐在膝蓋上,渾身骨骼有金石顫鳴,流淌出金色的流火。
住持大陣運轉的三山九侯先生,稍稍放心幾分,不斷調整大陣諸多細微處,不再如先前那般束手束腳,能夠更大程度發揮這座疊陣威勢。
因為那位年輕隱官做成了一件出人意料的舉動,真身如山嶽,雖然魂魄如山中萬花共同燃燒,化作一股股流火浩浩蕩蕩流瀉至山腳,所幸這些分頭行事的溪澗,除了在山腳形成一座座深潭、池水,緊接著匯聚成一條環山之河,隨後又有水床枯涸的小半數溪澗呈現出爬山之勢,竟然開始逆流而上,復歸山中各大“氣府”,最終這副如火人身,形成了一個趨於穩定、變得井然有序的自我循環。
疊陣之一的七十二候大陣,亦是不堪重負,作為陣法樞紐的七十二枚印章陸續崩裂。
純陽道人單手托起一輪大日,重重一推,再雙指併攏作劍訣,敕令背後長劍,一把法劍鏗鏘出鞘作龍鳴,卻是化作一條扭曲繩索如牽日,呂喦一個身形擰轉再掄起胳膊,直接將那輪冉冉升起的大日,被拖拽畫出一個巨大圓弧,拋向籠中雀被渡船擠碎的巨大缺漏處,道法劍術兼具的這一手神通,火候恰到好處,只見去勢洶洶昇天而起的一輪輝煌大日,在途中演化為一件攤放開來的金色法衣,此後一根長劍繩索,如牽連起千百顆驕陽,層層疊疊,依次攀高,直至天幕,紛紛化作件件法衣阻攔下蠻荒天下擴大缺口的跡象。
於玄為了配合這輪大日的所行“天位”,便駕馭兩儀陣中的那輪明月墜底落地。
呂喦轉頭看了眼陳平安。
陳平安微微挺直腰桿幾分,以心聲道:“不打緊。”
光是呂喦和於玄的這一手,就等於是將陳平安的天魂和地魂拉扯成一條繃直的長線,如一根獨木,撐起搖搖欲墜的籠中雀天地。